收藏文章 

2015-01-14

當聰明耗盡……

  日前無線新聞預先公布了一項施政報告裏的教育新政:政府將向每間跟內地學校結為姐妹學校的中、小學提供每年12萬元津貼,以加強本地學生跟內地的交流。

 

  學校有錢派,皆大歡喜,記者走訪幾位教育工作者,不約而同都對新政表示歡迎。忽然,鏡頭一轉,記者訪問了黃之鋒,少年人照例反反反,抨擊政府浪費公帑,反對這種姐妹校結盟。

 

  新聞報道要多角度,有正反兩方是對的,但這則報道的最大問題不是那把反對聲音,而是這個被訪者。作為觀眾,我只想問一句:黃之鋒憑甚麼去月旦教育事?

 

  做新聞,一向是先報道內容,然後找跟事件有關的持份者講意見,再找對事件有研究的學者、專家分析利弊。例如電力公司加電費,記者會訪問用家,通常一個普通住戶、一個燈飾店老闆,然後再找社會學家或經濟學家分析,這個人不是亂找的,而是要有分量、對事件認識兼有研究才能勝任,豈可是一介讀書不成的街頭鬥士可當。

 

  之前政府推出民情報告,記者也訪問了黃同學,他狠評:「這份報告做得比我DSE(新高中文憑試)那份通識報告還要差……」

 

  我想請問黃同學,除了DSE那份通識報告,你至今還做過甚麼報告?注意,不是讀書報告,也不是學校功課,而是真正見得人、面對大眾的工作報告,你做過幾多?或者,你有沒有做過?

 

  一個未寫過報告的人,卻去評論人家的報告,正如上述新聞,我絕對相信黃同學未參與過搞姐妹學校結盟,況且他已離開中學,既不是持份者,又不是教育專家,找他訪問的是無知,他敢接受訪問是狂妄。

 

  18歲的青年人,不可能盡懂天下事,當聰明耗盡,肯謙卑,才會進步。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心筆在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