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1-15

戰鬥格

  傳媒大亨黎智英的住宅外及壹傳媒大樓門口被掟燃燒彈,為剛降溫的社會氣氛掀起一陣躁動,大家又再次列出由鄭經翰被斬到去年《明報》前老總劉進圖被襲的事例,控訴有人一直以暴力打壓新聞自由。

 

  記協、議員、壹傳媒及當事人,異口同聲說襲擊絕對關新聞自由事,葉劉淑儀不過說了句「可能是私人恩怨……」就給群起攻之,幾乎要塞她吃回一個燃燒彈。任何事一涉及新聞自由,大家就沒了言論自由。

 

  黎智英住所和壹傳媒大樓同一時間被襲,事件令人聯想到新聞絕不為奇。但注意,我只說「新聞」,沒說「新聞自由」,差兩個字就是兩碼子的事。

 

  壹傳媒的報道風格全城皆知,隨便問一個被《蘋果日報》、《壹週刊》訪問過的人,對方都可以給你數一點喊打的經歷。由創刊至今,黎智英擺出的就是一副戰鬥格,於是被攻擊也是意料中事,甚至是計算之內的策略。

 

  黎智英由成衣老闆到殺入傳播界,一直都不按牌理出牌,他是報業孫悟空,不僅打破行內規條,還挑戰了傳媒道德,在壹傳媒帶動的競爭影響下,記者由無冕皇帝的崇高專業,變成人見人怕的恐怖分子。

 

  報紙不再限於報道,有時變身「今晚維園見」的政治傳單,有時是人格謀殺的武器。有人被屈,百辭莫辯;有人受牽連,冤情無路訴。明星報道就更不堪入目了,從前的娛記是可以跟演員搓麻將、吃飯、喝咖啡「攞料」,今日待在機場、名店、商場、餐廳……偷拍幾張出入照,落一些「賤男XX吃軟飯」的定論,就能賣紙。傷人?他賤我就有權傷!

 

  這種做事方式,出事是遲早的事。老實說,我認為襲擊不是因為新聞自由,而是因為新聞太自由了。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心筆在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