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9-27

買指數基金,20年回報1500%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甚為簡單,尋找優質股票,買入,然後長期持有。


  長期的概念是20年、30年。若果檢視一下他持有的股票,不少已經超過30年以上。

 

  30年又是一個甚麼概念?

 

  一個可能經歷兩次牛市,三次熊市;或幸運一點,三次牛市,兩次熊市。一般的牛市或熊市周期以六至八年為準,五次牛市熊市,基本運行時間是30年至35年左右,所以持股期愈長,回報愈大。

 

  即如金融海嘯的威力,如果你沒借錢,沒有給驚濤駭浪嚇怕而沽出股票,今天你即使仍有虧損,但肯定比那些於兩次低位時賣出股票的人快樂。

 

  而更重要的是從過去經驗看,股市是持續向上的。

 

  30年時間確是漫漫長路,沒有多少人可能把股票拿在手中30年。

 

  我個人持有某隻股票的最長時間不足三年。但自今年中買入的股票,目標均是10至20年以上,期望有三至五倍回報。因為我已厭倦了追蹤股價,不斷炒賣的投資方法了。

 

  況且那不是投資,而是投機。

 

  買入哪一隻可以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呢?看似很難,其實很易。

 

  以香港恆生指數為例,過去40年,發生過數次金融危機,但指數平均每年回報13%,另加上2%股息,這已經是不俗的回報。

 

  此外,五年不夠,本金將會翻一倍,若能買入以指數作參考的盈富基金,並長期持有,10年的回報率是300%,20年的回報率1500%。當然這是數學,但從過去歷史數據計算出來的經驗,其參考價值不是遠遠優勝過道聽途說的每天炒賣股票嗎?

 

  我現時手上持有的股票全是中資股,沒有一隻是港股。不是不看好港股,而是我相信在未來10至20年中資股的升幅遠高於港股。

 

  市場上有許多財經專家,每天提供一隻股票給你的不是專家,是炒家。試想,每天一股跟每天一菜有何差別?

 

  兩者均是看市場氣氛而定,這一段時間潮流興炒銀行股,他們便推薦工行(港交所上市編號︰1398)或建行(港交所上市編號︰939),若正炒煤炭股,便推薦神華(1088)中煤能源(1898);跟廚師看季節時令而建議的菜譜有何分別?

 

  敢於長期持有的股票必定是市值最大的藍籌股,她們流通量大,買賣容易,又有股息,絕對是最佳投資。(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