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5-30

人道毀滅校園緝毒犬 學校漠視道德價值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尊重生命」和「愛護動物」這兩個信息,亦相信沒有人會認為這兩句說話是錯的。然而,今天有報章報導杏花村嶺南中學,因一隻由外國引入校園,作緝毒工作的狗女Honey的「功績」不大,在90%同學反對下,仍然要把Honey逐出校園,一直照顧並擁有Honey的該校德育輔導員莊鴻鳴因無力照顧牠而把Honey送去人道毀滅。

 

  網友大罵該校和莊鴻鳴「不知所謂」、「冇人性」、「枉為教育者」、「虛偽」、「嘔心」等,除了為Honey的遭遇感到悲哀外,更對學校的處理手法感到憤怒,認為他們是教育界的反面教材,更於社交網站成立一個「聲討杏花邨嶺南中學毒殺緝毒犬」的群組。

 

學校應該教人珍惜生命,而非讓「成效」入侵教育本質

 

  Honey兩年前引入,用作宣傳禁毒及進行校園緝毒工作,今年初學校檢討成效時,認為Honey在校內只曾兩次搜獲香煙,認為成效不大,故認為應把Honey帶離學校。

 

  有網友認為歸咎於教育制度,評核老師的方法往往都以「成效」而釐定,讓這班教師被「異化」,用成效去評定一隻狗的去留,而忽視了生命和道德教育。「那個人」認為引入Honey的本意是宣揚禁毒,「現在沒有人敢帶毒品回校,已經是一種成效吧!」「Tik」更調侃道:「難道一日三包煙,三日10KG白粉方為有成效?」再者,學校不是應該因此而發現學生沒有吸毒,不是值得高興嗎?還是他們根本就不信任自己的學生?

 

  政府的宣傳片段都有教人在養寵物前要「停一停、諗一諗,養牠就要承諾照顧牠一生一世」,「Morest」認為校方沒有充足的預備就決定引入緝毒犬,情況就像生完BB,發覺「養唔起」,就棄如草介;另一方面,莊鴻鳴即使沒有能力養,以Honey的條件-由外國引入校園,作緝毒工作的狗女,再加上社會上愛動物的人如此多,根本就走不到要人道毀滅這條路。亦有網友質疑莊鴻鳴究竟有多愛Honey。

 

  學校這種對生命的漠視、用完即棄的處理手法,固然令不齒,更可怕的是這件事背後的價值。「Kwan」認為這反映出一個以利益為本的價值觀,「只要『別人』覺得你沒用,就連生存的價值都沒有,這可以解釋到為什麼很多人都是為別人而活」,然而,這班教師身體力行地向學生展示這種價值觀時,不少網友懼怕學生會認同這種價值觀,讓利益凌駕於生命,這是一件多可悲的事。

 

讓學生明白到社會上是沒有民主

 

  在學校頒布「逐Honey令」之前,曾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的結果是90%學生支持Honey留低。「Wong」認為即使大部分人支持,Honey最終還是被人道毀滅,難道這種公民教育就是要告訴學生「社會上沒有民主?」更有網友認為這間學校果然是社會的縮影,把Honey比喻為香港政策、學生比喻為香港人,而校方比喻為立法會,難怪政府可以不理民意、作假咨詢,一意孤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潮爆網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