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2-28

強積金變身吸血鬼抽打工仔的「血」?

  每當返新工時,打工仔都需要填一份強積金表格,表明自己的投資意願,並和僱主一起把每月薪金的5%注入強積金戶口。強積金管理局剛剛公布去年MPF統計數字,表示強積金實行11年來,香港250萬打工仔總供款3115億元,但扣除費用後的淨回報,只有 445億元,即在這個制度中,打工仔出了全數的本金,但只有52%的回報。

 

網上圖片

 

  隨即在網絡上流傳一張以「吸血強積金」為題的統計圖表(其資料來自積金局的統計數字),並自問自答道:「稍有智慧的投資者,會覺得這種分配公平嗎?答案明顯是:No!」於是,網絡上又熱烈地討論強積金的問題。其中,要求廢除強積金的聲音不斷,不少網友表明他們已視其5%的供款不見了,即使是選擇「保本」的項目亦屬蝕本之作,因為還要付管理費。

 

  政府推行強積金的原意是讓市民有一個良好的退休保障,但是管理費收費高昂,打工仔只可分到一半多的投資回報,「金屬」形容自己是「活熊取膽」的活熊,被MPF制度「插管抽乾自己的血汗錢」。「liu」認為是「活到老、吸到老」,到退休時,強積金的餘額一定不足以生活。亦有網友表明在現行強積金的制度下,「打工仔供極都得個桔,最大得益者是基金公司」。由於當時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把強積金推上馬,這個結果令「lawyo1991」質疑在11年前,政府已進行官商勾結的活動。

 

  不少網友都大吐苦水,「Nordbank」說自己供了10年,總回報率是4%。究竟這個制度下,市民究竟可以得到多少回報?當然,不是所有市民的回報率都那麼低,亦有網友說現在己有可觀的回報,於2009年,不少人在扣除手續費之後仍有賺,因此,「木山木」認為強積金被圍攻是輸打贏要的說法,他亦反駁道:「基金行業的出資是零?」,他們有付出「勞力」,收點手續費也是應該的。

 

  或許,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強積金的強迫性,強積金在不能確保我們有安穩的退休生活的前提下,為甚麼我們不能選擇用甚麼方法去為我們的退休打算?有些人可能會投資,有些人可能會儲起來做定期。為甚麼要強迫我們去供款呢?

 

  究竟,有甚麼方法才可令我們得到一個對抗到通脹的退休保障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潮爆網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