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11-06

研製無人機 拉攏印與俄 野田最後瘋狂?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日本政府計劃研製國產無人偵察機,以便建立自己獨自的彈道導彈預警探知系統。防衛省已經在2013年度的預算中,提出了30億日元的「滯空型無人機系統研究」經費要求。

 

  日本政府一度希望購買美國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但是一直得不到美國方面的正面回應。因為美國對外軍售有一個基本的規定,最先進的東西都是自己用,10年之後再往外賣。日本雖是它親密的盟友,但日本人太聰明太愛學習了,美國怕它的技術洩露了,所以不賣給日本的。在這種情況下,獨自開發國產新型無人機成為日本政府的一種選擇。

 

  日本在無人機技術、電子資訊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方面不是不如美國,而是超過美國,所以日本在研製F-3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只是投資和時間問題。

 

  這種類似於美國「全球鷹」的無人偵察機F-3具有長時間滯空續航能力,飛行高度為13500米,對於經過日本近海上空和超低空飛行的飛行物,均可實施探知,其續航時間為22小時。它和「全球鷹」的差別是:「全球鷹」獲取資訊後,通過美國的網路系統(無線資料鏈,類似於wi-fi),即時通過寬頻分散到各個用戶,已經達到互聯互通了,但日本在技術上還達不到。

 

  美國《航空週刊》10月22日披露稱,日本防衛省準備在今後5年內開始研製代號F-3的新型戰鬥機,計劃從2027年開始投入批量生產,預計其性能將超愈美國第5代戰鬥機F-22「猛禽」和F-35「閃電」II,隱形技術和大功率發動機將成為項目研發重點。

 

  這說明美國已經知道了日本的這些動作,也知道這將會給世界和亞太地區造成災難,那麼美國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我們總有一個感覺,美國偏袒日本,日本想買甚麼(宙斯盾,P-3C),美國就賣給它。其實這是個誤區,美國賣給日本這些東西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說美國賣P-3C給日本,實際是讓日本用P-3C在第一島鏈巡邏,看著中國的潛艇;美國賣「宙斯盾」給它,是讓它把「宙斯盾」放到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去,在第一線擋中國的導彈。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很明顯:既賣給它,又利用它,還看著它,防止它將來「軍國主義」復活後又返過來對美國構成威脅。

 

  很多媒體評價,日本把很多的軍事能力或軍事潛在的實力蘊藏在工業體系當中。這種評價一點也不為過。

 

  日本由於受《和平憲法》的限制,自衛隊服役的人數和武器裝備都是有限制。衡量一個國家的作戰能力,不是先看它的軍隊,而是先看它經濟水準(有沒有錢),再看它的技術水準。日本採取小軍工大動員。小軍工非常小,但動員起來非常大。

 

  有分析說,中日海上的各種實力大體相當,但是,如果日本部署一種新型的岸艦導彈在琉球諸島的話,釣魚島的形勢可能會發生逆轉。

 

  日本的岸艦導彈是在「魚叉」反艦導彈基礎上改進的SSM-1(88式),現在正在發展90式,射程150公里,可產生200公斤的靜推力。

 

  日本最有可能把岸艦導彈部署在離釣魚島最近的與那國島。與那國島離釣魚島有170公里,對釣魚島構成一定的威脅。但如果部署在其它地方,則日本沒有遠端的能打到中國陸地的導彈,就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

 

  在日本最近一連串外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邀請包括中亞五國(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及塔吉克斯坦)外交長官于11月10日訪問東京並舉行外交部長會議。同時還拉攏印度和俄羅斯,試圖尋求這些國家在釣魚島問題上理解日本。

 

  在中國和日本主權、島嶼爭端的問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像巴拿馬那樣傻,明確地表態「理解」日本的背後。之前日本到歐洲轉了一圈,歐洲也沒有表明支持它,雙方各說各話。現在日本在中國周邊國家(越南、菲律賓、緬甸等)還是有市場的,這些國家當著日本的面可能會迎合一下,但是一轉身就難說了,不會明確地選邊站。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張召忠博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大國崛起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