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7-20

論止蝕(一)

  炒股票,或稱買股票,或稱股票投資,最難不是選股,而是止蝕,國內稱止損。

 

  近來港股大屠殺,指數不跌,股票暴跌。過氣實力股如TCL,4月最高9元,跌到6元不少人買,誰估得到7月跌到3元,跌去三分之二。垃圾股更有不少跌9成以上的。

 

  這種市況,只有及時止蝕,才能避免受重創。其實不止這種市況,由於股票市場永恆的不確定性,止蝕是我們規避風險的最重要法則。

 

  有位股場老手T先生寫過一篇論文《論止蝕》,文字及內容均艱澀,難明其義,不過,如果你能仔細咀嚼、吞嚥、消化、吸收,我相信受益非淺。在此公諸同好,大家分享:

 

   『定義:狹義的止蝕(stop loss)意指因作戰形勢不利,為防進一步虧損而紓解持倉。至於何謂形勢不利?判斷殊為主觀。投機者可以在獲利的情況下感到項目有下跌潛力,因而沽售,如此乃為止蝕。

 

  廣義的止蝕意指為平抑風險而紓解持倉。獲利(profit taking)從來不是沽貨的理由。所有減倉均為平抑風險,增加持現之防守態勢。如此,所有減倉原理上均為止蝕,而與賬面賺蝕全然無關,是為心法。

 

  本文取止蝕之狹義解。

 

  止蝕之理論基礎:A操作面(純數學模型)

 

  假設有兩個隨機選取股票項目的組合,各自分解為十等份。

 

  組合A之操作法則為:項目上升10%沽出;下跌50%亦沽出。

 

  組合B之操作法則為:項目上升50%沽出;下跌10%亦沽出。

 

  又假設有兩股市,市內所有項目均獨立波動,惟其節奏均勻,幅度一致。狂牛股市內所有項目上下波幅為100%;而呆牛股市內所有項目上下波幅為20%。

 

  可以合理推論:在狂牛股市內A組合虧損而B組合發達;但在呆牛股市內則反之,B組合虧損而A組合發達。

 

  引申推論:在大幅波動市勢內,收窄蝕幅,擴充賺幅為上算;而在小幅波動市勢內則反之。按「股價波動原理」,項目之實質價值因基本面變動相應推移;而其浮動價值則常因市場心理放大基本面方向而推波助瀾。股價據此興風起浪,怒濤難息,本質上傾向大幅波動。所以純操作層面上止蝕是有義意的。』


  哈哈,看得明白嗎?夠艱澀吧?下期再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股場琦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