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03-30

由不買不賣 變只賣不買

 

  姊妹們,早幾年,樓市因為利息低企,以及供應減少而急升。我認識的一些物業投資者都是有實力之人(部分是專業炒家,部分是退休人士),他們見到物業供應出現斷層,而資金成本又偏低,因此放心入市,手上持有十個八個物業者大有人在。

 

  當其時,這些資深投資者都是「只買不賣」的,但自從政府推出「辣招」壓抑樓市之後,他們轉移採取「不買不賣」的策略,一來因為樓市實在有點瘋狂;二來,如果一些剛買回來的物業要轉手,便要付額外印花稅(買入物業三年內沽售要加徵收印花稅,如果是非本港永久居民買香港物業要徵收15%印花稅,俗稱雙辣招,後來政府再出招,凡持有物業者再買樓,更要被徵雙倍印花稅,一般認為這一招最辣),他們認為犯不著,因此,大部分都將物業放租

 

  這個做法的結果是,政府的辣招雖然壓抑了需求,但同時也壓抑了供應,令到供求始終有點不平衡。於是,前兩年,樓市實際上處於「交投縮減,樓價膠著」的微妙關口。

 

  但由於內地經濟下滑,香港經濟也受牽連,而股市也出現明顯的跌勢,結果,樓市經過一輪膠著之後,終於出現「突破」,但這個「突破」是向下,而不是向上。

 

  再者,美國終於結束減息和低息周期,雖然利率上升的速度和幅度,不是當初預期中的快和大,但利率掉頭向上始終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在多方夾擊下,樓價終於有較大跌幅。

 

  就算連對樓市一向樂觀的恒地(00012)主席李兆基也大膽預期,樓價要從高位下跌三成才可止跌。因此,一部分資深的物業投資者近期也蠢蠢欲動,開始減持手上的物業(三年過去了,沽出物業不用再徵額外印花稅)。

 

  最近一位資深的物業投資者告訴我,最近已經沽出了一個元朗錦繡花園的獨立屋,而現正放售觀塘麗港城的另一個單位。他認為,現在的樓市確實貴,他套現之後會增持股票,因為整體而言,現在的股票要比物業便宜!

 

  姊妹們,如是的話,未來樓價可能真的會如李四叔所言,可能再要跌一成半左右才見底呢!如果可以等的話,大家不妨忍耐一下,但當然,如果實在有自住需要,而自己又有能力的話,現在入市也是可以的!

 

  祝各位好運了!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女子愛財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