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04-20

孩子愈早出國 父母負擔愈重

  姊妹們,從理財的角度,當妳有了孩子之後,第一件想到的事是甚麼?我身邊的姊妹,絕大多數都是想到要做一份教育基金,為子女預備讀大學的學費,可見望子成才的心理是多麼強烈呀!

 

  跟我同輩的朋友或同學,當年出國留學的年齡大約18歲左右,因為很多都是去外國升讀大學的。但最近十幾年,出國留學的年紀,似乎有愈來愈低的趨勢。

 

  我有一位姊妹叫Clara,她對這個話題很有心得。她告訴我,孩子出國留學(她以英國為例),主要分三個階段,一是13-14歲左右,主要去英國升中三;另一是16-17歲,主要去英國升中六(預科);最後就是18-19歲,主要去英國升讀大學。

 

  「其實,如果愈早去,競爭就愈少!」我這位姊妹,當兒子13歲時就送了他去英國的寄宿學校讀中三,現在她的兒子快將中五畢業,準備考當地的公開試(等於我們早年的會考)。

 

  「妳放心兒子這麼小就送他去外國?」我問Clara。

 

  「當然捨不得,但現在科技進步,情況跟過去不同了,我可以每日跟他視像通話,而且不費分文!」

 

  「其實,這麼早送孩子出國,對他是好嗎?」

 

  「當然有得有失,自己不可以完全見證他的成長,但整體上,我認為始終是正面的。我以自己的兒子為例,他去了一年,現在已經比前獨立和成熟了,從他的談吐就知道!」

 

  前兩日我看報紙報道,近兩年香港學生赴英國升學出現「低齡化」現象,出國的年齡低至8-12歲,主要因為英國初中學額不足,個別家長希望送子女赴英國唸小學,博有更大機會升上校譽良好的中學。

 

  「現在我的兒子去英國唸寄宿中學,每年學費連同生活費大約40萬港元,幸好這兩年英鎊轉弱,令我的負擔稍為減輕,我希望英鎊的弱勢再持續多幾年吧!」

 

  40萬學費一年,由中三至中七共5年,再加3年大學,即總共8年,真的有數得計,就當大學學費跟中學一樣,8年的學費連生活費已經要花320萬了,距離電視廣告說的「400」萬,相差無幾呢!

 

  相比起過去我們只去外國讀大學,現代的父母,花費在子女的教育開支,比我們那一代多了超過一倍,我相信,也不是每位家長都可以應付呀!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女子愛財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