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7-08

集體交學費

  人人都希望救市辦法奏效,要即食又要最收效的,當然是國家資金大舉掃貨,但除非能證明有人故意違法造空,否則出師無名,而且後患無窮。日前,券商聯手斥資,聲稱用不少於千五億買藍籌ETF,該批金額相對於場內兩融餘額不足一成,可想而知,效用實在有限,而且獲救股份高度集中於銀行及兩桶油,國家隊的錢都只會拿來救國家隊,券商的錢亦要精忠報國,那管自救才是對得住股東的最迫切任務。

 

  極其量,有關舉動只可理解為券商自保及贖罪的一種,皆因股票借貸活動失控,券商早有責任,若市況無法止瀉,它們的股票融資撥備一定驚人。成也兩融、敗也兩融,內地最直接救市的方法,除監管上跟足規矩之外,就是必須盡快引入包括外資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進場,去中和內地投資者群的恐慌情緒。只要監管做得好,那怕你來意不善。只是阿爺喜歡擺龍門,外資也要三思才敢進場。

 

  依然相信,現市況屬披著熊皮的牛,畢竟中國股市雖出現急升後的急跌,此前亦曾經迷失了七年。今次之後,市場肯定會來個大執位,監管、新規定或會浪接浪。但要還內地一個公道,香港現在稱得上監管具備國際水準,體系穩健,是過去數十年間,包括七三、八七、九八、千禧、以至零八股災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而成,內地具破壞性及涉及高槓桿的股災,今趟還真的只是第一次。學費是要交給市場才會刻骨銘心的。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大校政風波續發酵,蔡若蓮指若大學無法良好管治當局可收回撥款,你認為政府介入會否影響院校自主?► 立即投票

更多留給囝囝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