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10-26

台灣出版團隊 非常領導方式

  台灣的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曾與台灣出版巨人詹宏志並肩辦城邦出版社,2002年他另行創業,成為「無集權君主」,旗下有34個出版品牌,包括:野人文化、木馬文化等。

 

讀書共和國核心團隊:(前排左起)社長郭重興、野人總編輯張瑩瑩、木馬總編輯陳郁馨。(後排左起)大牌總編輯陳旭華、副總經理曾祥安、副總經理李雪麗、大家出版總編輯賴淑玲。 

 

 

  他的管理心得是:聰明人最難管。那他又是如何管理這34個總編頭腦的聰明人?

 

  郭重興的願景,是建立一支最優秀的華文編輯團隊,一個會自己「發育」的共和國。所以他不要中央集權,也不僅僅要求拼業績,他更希望培養出一批具創意的「老闆」。

 

  郭重興的部屬這樣形容他:「我的老闆很特別:合作高層請辭了,他掛念着要請吃飯。誰缺錢了,他掛念着要幫忙解決。最忙的時候,他會來看看你,然後形容有一個特別好吃的美食,說忙完了一起去吃!」

 

  他的行事曆,就是一張張白紙,上面直接寫星期一二三要見誰,每人幾多個小時。34個品牌的出版人、業務經理、財務總監都輪着要見他。其他的出版機構,大多是一個社長帶一個總編,他卻是人家34倍的分量。

 

帶領34個Running Man

 

  郭重興自稱是個producer(監製),34個總編等於34個導演,在劇場各導各的戲,「導演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創意,要懂得無中生有。」他說肯定會給他們協助,如果導演們沒有問題,他可以放手,連生意報表都不用看。

 

  至於他們要導出一部甚麼片子?郭重興說他根本不會去微管理,因為當你每個月要推出70種產品時,根本不需要管得那麼細緻。「而且經營壓力是落在各導演,如木馬、野人的總編頭上,我們手裏雖然有一套遊戲規則,但卻不可能嚴限他們能做啥不能做啥。我都跟他們說,希望他們賺錢,因為他們賺錢,我們才能夠分錢。」

 

  社長的絕活,是讓出版人自己找尋活路,他們有時候會做一些可盈利的速食書,有時候會做一些叫好又叫座的慢食書,「我都會尊重他們的判斷。」

 

  至於如何找對優秀人才?相信各名牌大學MBA都有興趣知道。郭重興說:「天下沒那麼美好的事,不可能都找對人,我們也是在交學費。能夠擔任總編輯的人都很聰明,談理念的時候,他當然可以讓你覺得他可以(笑),所以我們也是在學習如何做判斷,而判斷錯誤的代價,每次要付出相當於100萬至200萬港元。」

 

寄望部屬成帶兵的老闆

 

  出版是讀書共和國的日常,可是它的運作又有許多不尋常。

 

  一、台灣出版界一般都採用權威式領導,郭重興這種自尋活路的領導方式較少見。

 

  二、一般人都是賺了錢,分許多給股東,可他相反,賺了錢,分許多給部屬,分很少給股東。股東們會起哄嗎?他笑說:「我缺錢時股東都沒有理我,我是靠自己的力量搞定,所以他們現在都沒話說。」可惜有些人會陷在這裏,因為他們分到在別處不可企求的金錢(而忘了更高的追求)。」

 

  三、一般出版社都不太願意投資在新人身上,因為栽培一個編輯需要3年,一個總編要10年,而且投資有可能失敗。不過,郭重興顯然較其他人更願意冒險,曾經有一位中國內地的出版新手投到他旗下,出版物由人人喊醜,到今日成為品位內涵俱佳之作。

 

  四、他寄望部屬能夠培養出自己的部屬,成為帶領一方兵力的老闆。「我希望共和國能像一棵逆生長的大樹,樹冠只有我跟總編,但總編可往樹根方向長出一層又一層的部屬,壯大成一間公司,可是15年來成功者不出3人。」上述的出版新手正是其一,證明社長這一鋪賭對了,但老闆人才不足,他也有疑問:「總不會是我總能遇到人才,我的部屬遇不到吧?」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創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