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8-03

劫貧濟貧?

  大家有沒有想過,美國到底何以陷入今天如此尷尬的國債危機?

 

  莉莉不是經濟學家,不敢亂作揣測。然而我仍然希望值此機會,多謝父母。

 

  莉莉在個人財務管理上,可說是穩陣派。而這個優良傳統,全賴父母的薰陶。

 

  由最基本的「積穀防饑」概念開始——即支出不能超過收入的 25-30% 。若要多花錢,便要努力增加總收入;把血汗錢花在使用價值高 (high use-value) 或交易價值高  (high exchange value)  的項目上,莉莉今日的理財方法,全部師承父母 。

 

  但經濟學家看一件事物的價值,往往會比較其使用價值 use-value 及交易價值 exchange value。例如,一顆10 卡鑽戒具有高的交易價值,卻不可以當飯吃;但一杯水的交易價值雖然不高,卻有極高的使用價值。


  朋友 Lucy 是潮流先鋒,在快將破產的加州生活。Lucy 由頭頂的太陽眼鏡,到腳尖的高踭靚鞋,無一不是上等的名牌貨品。

 

  某次朋友聚會,Lucy 手持大包小袋的名牌,遲了一小時施施然出現。

 

  在 Lucy 興高采烈向大家逐一介紹戰利品之際,另一位朋友拍拍 Lucy 的膊頭說:「Lucy, are you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again?」。

 

  Rob Peter to pay Paul 這個字面解作:「搶劫彼得,將搶來的錢還給保羅」,有說起源自二百年前,英國舊聖彼德教堂的資產,被用在修建聖保羅教堂一事。但真正的源頭,已是無從考證。

 

  無論如何,今日的  rob Peter to pay Paul ,已變成「挑選一個以為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卻不但沒有成功,反而造成更多麻煩」的意思。

 

  在美國 19 歲到 90 歲的朋友都依賴透支借貸( line of credit )來支付信用咭( credit card )欠債,「兩個蓋子三個樽」的情況,便是 rob Peter to pay Paul 的好例子:

 

  By using lines of credit to pay off credit card balances, Americans are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Business English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