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7-16

反彈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筆者週一在經濟通《融天納地》欄目撰文,談到《誰是A股大跌的元兇?》,這篇文章在內地廣泛轉載,媒體的朋友們改了標題,用了一些更煽情的言語:《溫天納:境外勢力做空成疑》、 《溫天納:別用做空陽謀論解釋A股》等等。本來筆者文章是提出一個問題,轉載後卻成為了一種論說,引來爭議。

 

  讀者們反應十分激烈,內地的友人告訴筆者,綜合起來,可能有上萬的評論,令筆者心感意外,可見A股問題影響之廣泛及人心之動盪。的確,正如筆者在文中所談,有人認為國際金融大鱷是元兇,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與國際金融大鱷關聯不大。同時,不少人士更急忙與「做空A股」撇清關係,一些原本看空A股市的國際投資銀行及金融機構也轉口齊聲唱好A股。

 

  雖然不少人均否認做空A股,不過,某些金融機構一時說A股會升上萬點,一時又說會跌回兩千多點,某程度上,那些機構就是在自招嫌疑。故此,不少內地投資者,當被問到造成這次股市大跌的原因時,均認為,股市大幅下挫全部都是源自境外勢力的影響,金融大鱷操控股市,賺了錢,就馬上就撤資。

 

  國際市場是否有人在做空A股嗎?這是不容否認的。無可置疑,任何看空A股的投資者,均可以拋售借來證券,或許這些投資者相信在短時間內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購回,借此賺取差價,甚至是暴利。不過,A股目前尚未完全開放,國際金融大鱷作為潛在的做空者,要處心積累做空A股,其實還是存有難度,故此行事起來,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

 

  的確,中肯而論,環球資本在目前沒有能力,亦沒有機會做空A股。始終,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海外資金佔比,粗略分析大概是達整個A股市場資金量的2%,這樣的比例原則上根本可予忽略。對比起亞太區其他新興市場,如台北或首爾股市,海外資金的佔比遠高於此,達到約三成左右。內地目前雖已建立QFII、RQFII、滬港通、基金互認制度,但是一系列政策其實仍在優化中,A股實際上尚未全面開放。與此同時,目前人民幣尚未完成國際化,環球遊資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的進入A股翻雲覆雨。

 

  無可否仍,環球資本、包括內地及境外資金都在追逐利潤,這是大家早已表明的「陽謀」。當然,由於國際資金不需要顧及大崩盤對內地經濟的衝擊,他們追求利潤的手段絕對會是更為兇狠。

 

  早前A股的大跌,暫時沒有對隔壁的港股市場造成太大影響,7月16日受A股開盤大跌,港股也出現了震盪,但是,在此前的7月15日恒生指數依然在25000點之上收盤,不過港股成交萎縮連跌六日,顯示投資者觀望氣氛濃厚,也對未來走勢蒙上一層陰影。

 

  港股整體成交連跌六日,只剩下不到7月8日近日高峰的一半,藍籌股龍頭港交所跌2.4%,多家券商股都有不同程度下滑。昨日,內地公佈第二季GDP資料,雖然能「保七」,但其他經濟資料表現一般,市場普遍對之失望,令市場缺乏動力,相信港股將維持觀望態度。A股繼續調整,跟內地繼續清查配資有關,而第二季度經濟資料略遜於市場預期,短線來看對市場氣氛都有一定影響。

 

  對於港股市場來說,短期之內,A股市場將是決定性力量。目前,市場仍預期美聯儲將於9月或者更晚加息,在下一次會議出現明顯變化之前,預計香港所面臨的國際流動性環境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不過,中線而言,市場波動可能不斷加大,相應也會帶來港股市場震盪加劇,各方必須小心謹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