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6-17

從世界盃看國情

  足球如人生,足球場上充滿哲理。一顆小小足球,在足球場上是球員追逐的焦點;而球場外,人人各有不同的足球故事。足球許多時是現實壓力的止痛劑,是人民共同情感的凝聚或國家認同的象徵。全民對足球的狂熱,令社會上不論平日對各種政治議題的歧見有多深,談到足球卻一致團結。
 
  前南非總統曼德拉曾說,「世界盃足球賽讓我們成為一體;如果世上有一件事能將人緊密連繫在一起,那就是足球」。
 
  如今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又開鑼了。人生,有多少個四年?將每四年的世界盃片段串連,都是精采的回憶,看到人生,看到球場英雄和混蛋,也看到國情。世界盃在四年的循環中告別青春,走向未知的明天。
 
  我記憶中的第一次世界盃是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可能因為香港自1972年進入彩色電視年代,世界盃被彩色畫面記錄下來,而不再是以前雪花顆粒的黑白畫面。那年的世界盃在西德舉行,決賽是荷蘭對西德。荷蘭的「橙色軍團」在綽號「飛人」的告魯夫帶領下,展現全新的全攻全守踢法,令人驚喜,但西德也有個號稱「凱撒大帝」的碧根鮑華,在中場一柱擎天,終以二比一勇奪冠軍。
 
  其後的歷屆世界盃,1978年荷蘭又再飲恨,一比三敗給阿根廷,屈居亞軍,但嶄露頭角的則是意大利的金童羅斯。1982年意大利終於捧走世界盃,以三比一戰勝西德,而羅斯也以六個入球獲得是屆金靴獎。1986年的世界盃精采絕倫,阿根廷的馬勒當拿以「上帝之手」的欺騙伎倆淘汰英格蘭,最後率領阿根廷以三比二擊敗強敵西德,助隊友進攻神乎其技,其連過五人的腳法成為世界盃歷史的經典瞬間,展現球王風采。
 
  1990年世界盃決賽西德一雪前恥,以一比零擊敗阿根廷,但之前的準決賽西德以殘酷的互射十二碼淘汰英格蘭是球迷最不想見到的。1994年世界盃是巴西和意大利對壘,巴西以點球取勝已乏善足陳。1998年世界盃雖是法國奪標,但日本首次踢入賽事,令人刮目相看,也讓十三億人的中國汗顏。今屆南非世界盃,日本憑藉本田圭佑的一個進球,擊敗小組對手喀麥隆,日本媒體已稱為「歷史性的勝利」。
 
  到2002年,中國首次打入世界盃,但在小組賽中三戰三負,對巴西一役更被巴西灌了四球,反觀今屆南非世界盃,分組賽巴西對朝鮮,結局是二比一,朝鮮面對強敵也能入了一球,雖敗猶榮。至於2006年世界盃,中國在預選賽的小組也沒出線,是科威特打入八強。
 
  今屆南非世界盃,最終二十強賽中國隊早已被排名小組第四的成績被淘汰出局。反觀亞洲其他國家,韓國以二比零斬殺希臘隊,日本以一比零羞辱喀麥隆,朝鮮僅以一比二不敵巴西。三支東亞球隊都紅紅火火,不亦樂乎。數來數去,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了中國,說是十三億人大國,實在有點諷刺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