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9-18

香港要折騰10 年嗎?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乎特首普選框架已一錘定音,放下了「3道閘」,包括提名委員會須維持現行選舉委員會4大界別共1200人,候選人數訂為2至3人,並須得到提委會過半數支持出閘。

 

  這個決定曝光後,2017年特首普選能否獲得落實,關鍵在於能否獲得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支持,即47名議員支持才有望通過政改方案(全體議員總數是70名),因此即使建制派42名議員全數支持,仍要從泛民陣營取得至少5票支持才有足夠票數通過,但泛民於人大決定曝光後態度轉趨強硬,揚言會於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令2017年特首普選能否落實命懸一線。

 

  如今建制派已開始發功,期望泛民派回心轉意。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便明確表示,泛民如否決方案等同剝削市民投票權;另一名全國政協常委李家傑則指政改一旦否決,將損害經濟民生。也有論者作出樂觀預測,認為倘有民調顯示市民贊成政改「袋住先」,料可令溫和派的泛民考慮順應民意。

 

  也有朋友問筆者對政改方案能否通過作占卜,是悲觀還是樂觀?我只能以邵康節的《皇極經世》所作的預測回應。近世的三元九運,從1984至2043年這60年,是屬於鼎卦。「鼎」是食器,可以裝載烹調了的美食,因此是吉象,但要經過一番烹煮工夫,正好為香港回歸後的情況作出描述。

 

  鼎卦有6爻,每爻剛好10年,第1爻初六是1984-1993,是中英談判時期,爻辭說「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意思是倒出了鼎裝載的渣滓,等於說趕走殖民主義,代之以一國兩制,但「得妾以其子」,說明中國一制是髮妻,香港一制是妾侍。

 

  第2 爻九二是1994-2003,踏入回歸初期,爻辭說「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意思是香港雖有實力,卻有潛在不利因素,「我仇有疾」,指的是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由泰國開始,進一步蔓延至亞洲國家的一場金融風暴,香港也遭受嚴重打擊,「不我能即」,是董建華的管治失效,以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終結。

 

  第3 爻九三是2004-2013,爻辭說「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用來移動鼎的鼎上兩耳失去,意指港人對政改的訴求,中央充耳不聞,而「雉膏不食」,沒有雞肉和油脂可以食用,那不用說是指2008年的金融海嘯。

 

  第4 爻九四是2014-2023,爻辭說「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意思是鼎折斷鼎足,把王公的美食弄翻,鼎身沾满污物很難看,存有凶險,可見未來10年,是香港回歸後最困難的10年,怎可能對政改方案通過存有樂觀之想?

 

  其實特首梁振英已在台灣《聯合報》撰文,提出警告,指出若政改方案遭否決,民主不僅不能邁出一大步,還會退兩步。他說:「香港不單會錯失於2017年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機會,也會錯失於2020年全面普選立法會的機會....下一次提出政改的機會是2022年的特首選舉,並最早於2024年進行立法會選舉改革。」

 

  如果香港要到2024年才踏入坦途,便符合鼎卦的六五爻(2024-2033)的「鼎黄耳金鉉」,鼎配上了黄色鼎耳的金鈎和上九爻(2034-2043)的「鼎玉鉉,大吉」,鼎配備了玉制的吊環,大吉大利,但現在先要度過這艱苦的10年,香港人有此心理準備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