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0-03

香港的羊群效應是一場共業

  上周本欄提及香港學生罷課,而學運能否深化,要視乎學運的後續,會否擴及其他階層。筆者指出,學生有的是一腔熱血,能起帶頭作用,但如果學運沒有後續,學運也難以成功,只能起漣漪作用。

 

  當時未見學運得到廣大市民支持,沒有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想不到上周五在香港金鐘由學聯和學民思潮發起的學生示威集會,由於特區政府的處理失當,不合理地使用87枚催淚彈驅散群眾,引發眾怒,結果一場學運演變為一場群眾運動,而且遍地開花,連日來不僅在金鐘,還有在中環、銅鑼灣、旺角和尖沙咀,都有群眾聚集,而若干參與者的理念並不是為了所謂「佔中」,而是表達對特區政府的不滿。

 

  如今這場群眾運動形成的強大政治力量,已不是最初「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或學聯和學民思潮的領導層所能操控,群眾的聚集雖是自發卻缺乏組織性指引,令運動存有隱憂,很容易導致悲劇收場。這是很典型的「羊群效應」,而「羊群效應」卻是由特區政府引發,解鈴還須繫鈴人,所以再不能採取「鴕鳥政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是要當機立斷,與示威群眾展開對話,放下身段,或者採取有限度讓步,勸喻群眾撤離,否則群眾只會愈聚愈多,一發不可收拾。

 

  所謂「羊群效應」,就是從眾的跟風心理,這本是經濟學經常使用的名詞,如今顯然也適用對群眾運動的描述。羊群是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一哄而上。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險境。

 

  有則幽默故事這樣說: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座無虛席,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發現石油!」這一喊令天堂的石油大亨紛紛向地獄跑去,而天堂就只剩下那位後來的。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過去,莫非地獄真的發現石油?於是,他也匆匆向地獄跑去。這故事正好說明,為甚麼本來一些不支持佔中的港人,也跑去示威靜坐,因為群眾愈多,感染力和說服力愈大,愈發使人認為真理是站在群眾一邊,堅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實出現這場群眾運動,產生「羊群效應」,決非香港之福,人群在多處地點聚集,引起許多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便,經濟也受打擊,而從佛學觀點來看,這是一場共業。共業是由共同的業力招感共同的果報,主要根據其結果來說明,而如今的一場群眾運動,有如香港刮起一場颱風,大家都同樣遭殃。同時共業是由大眾行為所共同造作,因而感召一股共同的業因與業果。一家人有一家人的共業,一個社會有一個社會的共業,所以香港今日的亂況,不只是特區政府,連全部香港人都要負責。

 

  順帶一提,據邵康節的《皇極經世》,甲午年的值年卦是屯卦,以古曆法是正月建寅,由去年農曆11月起計,示威運動開始時已踏入農曆9月,進入屯卦上六,爻辭謂「乘馬班如,泣血漣如」,意思是騎著馬團團轉不知所措,元氣大傷,這正好是如今特區政府和群眾的寫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