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12-06

從小人物做起的勇氣

 

  當我還在舊公司時,有次同事跟我分享她和求職者面談的經歷。當她向求職者解釋招聘職位的工作後,問求職者有沒有問題,怎料對方竟說:「我覺得這工作不需要大學生做囉!」當然,這位求職者並沒有獲得這份不用大學生做的工作,不過,我相信很快他便會發現適合大學生做的工作原來很少。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施永青先生的故事。當年他決定從社會運動中退下來,正正經經找份工作,在地產公司做練習生,做的是影印文件的「無聊」工作。施先生影印的時候,接觸到很多公司的文件,有時他會影印多一份來研究。有一次他影印公司新樓盤的價單時發現,公司新樓盤的定價過低,他大膽向公司提出自己的理據和建議,為公司採納並取得很好的成績,只是後來發覺貢獻與報酬不相稱,才毅然走去創業。

 

  每份工作都有其意義,每個職位都有其重要性。而且魔鬼往往在細節之間,小職員的影響力不一定比CEO低。其實做小人物並不可悲,那是很好的磨練,最可悲的是沒有從小人物做起的勇氣。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廣告有晴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