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10-10

動力不足的升市

  上周五恒生指數終於重返21,000點以上收市,自9月份以來,恒指已升超過1,500點,那麼我們現在應如何應對呢?

 

  早前筆者認為股市會反彈,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政策的憧憬。結果美國出乎預期提早推出QE3,歐洲央行亦公佈公開市場貨幣交易(OMT)。這些政策確實改善了市場的投資氣氛,亦將更多原本避險的資金迫進風險資產中,這都對股市有利。可是,以寬鬆貨幣政策支持的經濟和資產價格並不持久,而且效力更會愈來愈短。最近一個有關對沖基金的調查顯示,在QE3推出兩星期後,基金經理們對再追貨入市的意欲已大減。

 

  再者,香港股市究竟有多少受惠於QE值得深思。從2010年初作起點直至上周五,美國標普500指數升了31.0%,但恒指同期卻下跌了3.9% 。中國內地股市相信是令香港表現令人失望的其中一個主因,因為上證綜合指數在這段日子足足跌了36.3% 。

 

  內地股市復市,無疑A股在現水平存在反彈空間,加上11月8日「十八大」召開前,市場一定有很多憧憬可炒作。但筆者建議大家只適宜博短線,不應過分眷戀。

 

  相比起2008年,內地經濟今天浮現了更大的隱憂。外圍經濟衰退令出口情況惡劣不用多說,內地政府努力把經濟結構改革,希望把增長重心轉移至內需的願望亦不樂觀。而在多個行業產能過剩和庫存高企的情況下,重覆當年大規模的固定投資顯得不設實際。簡單說,內地經濟的三頭馬車似乎前進乏力。

 

  早前澳洲央行宣佈減息四份一厘以防止經濟下滑,其央行行長亦指出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是他們其中一個憂慮。利率政策是前瞻性的,澳洲今年已減息一厘並將加快減息步伐,而內地是澳洲資源出口的一個大客戶,可見內地經濟仍會處於一段更長的放緩時期。 這將壓抑著香港和內地股市的升勢。

 

  更令人頭痛的問題是內地股市嚴重缺「水」。大部分人的資金不是變成多年的「蟹貨」便是綁在樓市,市場又被大量的新股和限售股解禁而分薄了資金。另一方面,在樓價和食物價格雙高的情況下,人民銀行亦不願意過度「放水」,因此我們看見無論內地相關官員如何唱好股市,A股根本無力反彈。

 

  筆者認為內地股市短線或有反彈,而恒指亦可升至21,500點,但大家現在應趁機減磅或調整組合。過去數周外圍只對好消息有反應,而對壞消息的敏感度下降。

 

  返回香港市場,一直領先恒指板塊在恒指突破21,000點的情況下卻有背馳之勢。相反,上週被熱炒的是質素較差的中小型股,有點禾雀亂飛的味道,這都是提醒大家要小心的信號,今年恒指高位將可能在10月份出現。

 

  過去兩日黃金價格由1,800美元附近回落至1,770美元,筆者再一次提醒大家黃金是對沖和分散風險的有效工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