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3-06-14

建造及運輸業 准輸入最多2萬外勞

  【晴報專訊】政府敲定輸入外勞安排,其中建造業及運輸業新推的行業計劃,分別容許最多輸入1.2萬及8,000人。特首李家超強調,政府會保障本地就業優先,亦會保障本地勞工收入,及繼續培育和增加本地勞工,強調輸入外勞是輔助及非永久措施。政府擬未來就行業計劃每半年向勞顧會滙報。

 

政府當局昨午公布推特別計劃輸入外勞

 

  李家超昨晨稱,政府首要考慮是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輸入外勞只會針對人力明顯不足的行業,外勞工資亦不可低於相關職位的工資中位數,強調外勞是輔助及非永久措施,政府會繼續加強職業教育及培訓工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則稱,政府暫無為兩個行業計劃設期限,因觀察勞動力變動情況需時,「(期限)太短不現實,太長無意思」,但強調不是永久。他估計,首年未必會用盡配額,但未來有機會達到。

 

強調非永久措施 會保障本地勞工

 

  日前有勞顧會勞方代表批評,政府過去半年架空勞顧會。勞福局局長孫玉菡稱,兩個行業都是長期缺乏人手,相信不必再逐個個案回歸勞顧會討論,當局亦計劃每半年向勞顧會滙報行業最新情況,強調不是繞過勞顧會。

 

  他又稱,兩個行業的僱主均須就每名外勞繳付每月400元再培訓徵款,協助行業再培訓。政府已分別訂明審批流程,會組成跨部門小組負責,兩局常秘或運輸署署長均會參與決定。

 

潭尾隔離設施 改裝建造業外勞宿舍

 

  外勞住宿方面,當局料跨境司機外勞主要居於內地,他們要自行安排交通,其他客車司機可由僱主安排住宿;建造業外勞則須在工地宿舍或中央宿舍居住。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政府會將潭尾社區隔離設施改裝成中央宿舍,交由建造業議會管理,容許僱主租用,料可供8,000名外勞居住。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關注,以往勞顧會就輸入外勞有審批權,期間勞資雙方亦有溝通,未來只獲政府滙報,變相亦是繞過勞顧會。勞顧會勞方代表譚金蓮稱,只有本地就業機會及工資增加,才能保障本地就業。

 

下一頁 建造業擬輸入1.2萬外勞 10億元公營工程優先 限3類僱員 勞方批漠視意見

 

轉載自: 晴報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輸入外勞 #航空業 #建造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