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3-06-15

競委會關注操控轉售價 議員質疑超市定價相近 丘應樺:未必構成反競爭

  【晴報專訊】競委會關注近年「操控轉售價格」情況,即供應商或分銷商要求抬高零售價,導致消費者未能受惠於價格競爭,行為屬合謀定價。多位立法會議員昨質疑,兩大超市出售的多款產品,價格完全一樣,疑有合謀定價。消委會今年首季共接獲28宗涉超市價格或收費爭議的投訴。惟商經局局長丘應樺稱,單憑價格相似,未必構成反競爭。

 

多位立會議員質疑,兩大超市多款產品價格一樣,質疑是否合謀定價。

 

  有業內人士稱,大型超市成本相近,故定價水平相似,但同時會從供應商收取不同推廣等費用,行為更難舉報。

 

  競委會表示,過去數年不時接獲有關操控轉售價格的查詢及投訴,以食品及雜貨、美容及個人護理、家庭用品和電器業等3個行業投訴最多。發言人解釋,任何人為達操控價格目的,以威脅、恐嚇、警告、處罰、延遲或暫停供貨施壓,均會減少或限制競爭,構成《競爭條例》下的合謀定價,如強制執行的「建議零售價」便可能違法。

 

競委會指操控轉售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

 

  民建聯李世榮昨在立法會引述調查指,兩大超市至少有10多種貨品定價完全一樣,「一毫子都無差」,質疑是否合謀定價;另一議員陳克勤亦指,有超市三盒裝特價牙膏,除開單枝售價竟貴過原價,認為「明減實加」屬不良營銷,要求政府規管。

 

  商經局局長丘應樺稱,單憑價格相似,未必構成反競爭,而近年不少網上超市及折扣店出現,提供不同折扣,顯示市場有競爭,強調競委會有合理懷疑會展開調查,政府會與競委會及消委會保持緊密聯繫。消委會回應稱,今年首季共接獲28宗涉超市價格或收費爭議的投訴,按年多2宗,其中涉折扣爭議、價格大幅上升及較其他商戶昂貴等。惠康回應稱,近年貨品價格受不同因素影響,但已主動承擔成本壓力,為消費者節省開支。

 

業界:超市減價 再向供應商收費

 

  競委會解釋,操控轉售價格可由供應商或分銷商發起,惟任何人參與協議亦可能違法,但會考慮是否被迫參與。

 

  有業內人士稱,大型超市一般會就不同貨品訂下利潤水平,亦會參考對手價格,因雙方成本接近,故價錢亦接近;若利潤不如預期,可自行減價或推廣,再向供應商收回相應費用,「根本唔需要操控價格去獲利,佢真係有做推廣,好難話有問題」,換言之,反映未有濫用市場優勢。不過,本港糧油供應商通泰行負責人李豐年認為,本港市場上有眾多供應商、分銷商及零售商,難有人有力控制價格,加上《條例》要求清晰,料不會有人鋌而走險。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競委會 #建議零售價 #競爭條例 #操控轉售價格 #供應商 #分銷商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