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11-14

全球石油軍事大揭秘94:冤家路窄

  假若敘利亞「革命」成功,最大收益者將是美國,因意味著在伊拉克的石油可經敘利亞去地中海上歐洲回美國,就等於終於打開金庫大門,可以把金磚運走一樣,否則只得個「睇」字。此外,更重要是敘利亞及利比亞乃蘇聯黑海艦隊地中海基地,美國成功收復兩國,就使蘇聯在地中海無泊岸之地,無法覬覦中東石油。

 

  回顧石油歷史,石油都是在戰亂中搶回來的,中國的和平外交,老實經營,在國際弱肉強食之下,有必要重整方針,老是「不問世事」,可能終會導致一日無立足之地,石油不繼,則全國經濟動力將會不前,跟著就是兵凶戰危,「航母都可能無油」,敘利亞爭油之戰如箭在弦,中國此役不容有失。

 

  在敘利亞北面的土耳其,油儲微不足道,日產只有46000桶,本身日用70萬桶,故此要進口才能渡日,天然氣年產量24BCF,但卻用掉1.3兆立方尺,故此也要進口,但土耳其卻是一個非常險要的油氣轉口港,不少蘇聯的石油、裏海的天然氣都經此過歐洲,美國下一個「中東」就是中亞,所有石油管道都想經土耳其往歐洲甚至運返美國,加上土耳其是美國在歐亞中重要盟友,多少美國先進軍備都部署在此,以衡制蘇聯,絕對不能有失。

 

  2005年伊朗大選,49歲教師出身的激進候選人曼賈德(Ahmadinejad)以壓倒性票數被選為總統,使國際社會大失預算之外,最使美國吃驚的是:中情局從1979年伊朗綁架美國人質事件舊照片中,認出曼賈德就是當日四大學生領袖之一,真是冤家路窄,仇人見面,分外眼明,人質事件之餘,伊朗又意圖製造核武,使兩國關係火上加油!

 

  伊朗的核武其實源於美國,早在1960年美國就曾售予伊朗德黑蘭大學一個用作科研用的5000萬瓦(50 Megawatt)的核反應爐,內含6.5公斤高純度可作核彈用之鈾235反應堆,沙皇當時非常滿意,要求美國售賣10套這樣的設備給伊朗作發電及研究之用(其實是想做核武),美國要求除非沙皇肯簽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否則不能提供核技術,1974年沙皇簽署條約,同年西德公司西門子(Siemen)替伊朗在巴士拿(Bushehr)地區興建兩座核子發電廠,但只是六成完工就發生伊朗革命事件,沙皇出走,工程只好停下,至1981年所有德國技術員工撤走,高米尼專政,他認為美國用原子彈襲擊日本導致30萬人傷亡是罪惡事件,有違伊斯蘭教義,故此禁止任何核武發展,直至1989年高米尼病逝,新總統加明尼(Ali Khamenei)上任,又提出伊朗需要核武保衛國土之說法,至2006年更公開表示伊朗非擁有核武不可,並鼓勵在國外科研人員回國參加核研工作,給予厚酬及福利,使當時有不少人回流伊朗在大學出任核科研工作。

 

  此外,伊朗又聯絡西門子公司,要求重啟剩下來未完成的核設施工程,但受美國強大壓力,西門子公司亦不敢回伊朗工作。無計之下,伊朗去找蘇聯,蘇聯亦因在1989年解體後,大批核原料及人才都四散,為了生計,黑市上很多鈾和鈈的核原料出售,都是從關閉了的國家實驗室裏面偷出來的,又因找不到活,不少核科學家都下崗淪為清潔工或苦力,這些都被伊朗羅致回國服務。

 

  另外,就是在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後,很多伊拉克科學家為逃避戰火偷渡伊朗,其中不少更是曾在美國受訓的一流核子專家學者。伊朗的核電反應堆其副產是鈈(Plutonium),有足夠純度的鈈就可以提煉做核武之用,而做核彈離不開重水(Deuterium)及重水反應堆,蘇聯最初願意協助伊朗建造重水反應堆及重水提純廠,一如在二戰時希特拉在挪威提煉重水做原子彈一樣。美國當然反對蘇聯協助伊朗製造核武,並在聯合國上解釋伊朗核發電根本無此需要,因伊朗天然氣儲量是73兆立方尺,為全球第二大,僅在蘇聯之後,其石油儲量則有930億桶,為全球十分一,僅次於最大石油國沙地,以伊朗人口7000萬,根本毋須核子發電,用天然氣就來得更便宜及安全,核電只不過是其藉口,核武才是其真正目的。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逢周一刊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講述被情緒困擾真實個案,情緒病最終如何走出低谷?► 即睇

更多石油戰爭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