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6-17

開瓶「解毒」的酒

  昨晚有飯局,在外邊吃,難免要吃下不少的味精,回家途中已正在想飲什麼酒來解除味精的「毒」哩?回家隨手拿出一支Pinot Noir,2002似乎還是早了一點,但看一下招纸,Nuit St Georges,不是premier Cru,只是普通的Village,不過是屬於Jean Chauvenet,反正也忘記了是那裡買的了,而味精的「毒」正在侵襲着我的神經,我已經沒有選酒的耐性了,就開了它吧。

 

  Jean Chauvenet擁有premier cru,位置在Aux Bousselots, Les Damodes, Les Perrières, Rue de Chaux和 Les Vaucrains,village就有Nuits St Georges 和Vosne-Romanée。雖然這只是極普通的Nuits St Georges,但釀酒的人是Christophe Drag,在他的監督之下,葡萄的果量受到控制,發酵經過冷凍,目的是針對抽取颜色和丹寧,溫度控制在28-32度,陳年的木桶佔15-25%全新橡木,我對這酒是有點期望的,想像它的果香應來得細緻、丹寧幼細。

 

  開瓶之後,發現酒色仍然是迷人、嫩酒的車厘子紅,香氣夾雜着車厘子、士多啤梨和紅莓,並不過火、柔柔地由杯中釋放出來。唯一是酒精有點像要搶先要跟你打個招呼,入口酸度是有點像吃過新鮮而脆嫩的車厘子,應該是白車厘子才對,丹寧像手帕一樣的柔,飲後回味帶點酸梅的香氣,餘韻略短,但這早已是預料中事。

 

  2002不是一個差勁的年份,有人覺得Côte de Beaune比Nuit St Georges出色,大家不妨比較一下,那一年五月較涼,影响了葡萄開花的意欲,但接着的十個星期,氣候乾爽,只是涼了一點,全無冰雹,收成期下了少許雨,但影响不大,收成由9月15開始,10月1日完成,整體葡萄不算很熟,但不至於要加糖,MLF慢慢進行,但大部份的酒仍有結構,只是來得細密,要用心一點才感受得到。

 

  這是一瓶愛不釋手要嗅的酒,明白到它的過去,你會欣賞它的長處,明年要開一瓶premier cru來比較一下,幾杯落肚之後,「味精後遺症」也治好了,妙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紅酒情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