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09-12-17

有機栽種救活酒莊

在劉伶朋友之中,總會分幫結派,例如有法國幫、意大利幫或澳洲幫。

 

有一次,朋友文達約我在香港上環一間法國餐廳晚膳,每人帶一瓶紅酒。文達是法國幫,而且有驚人的記憶力,尤其是好年份,相信他必定下過苦功,當晚他帶來了1996年的Pontet Canet。餐廳以不徵收開瓶費來吸引顧客,加上價錢合理,沒有訂位,肯定要白走一趟。

 

侍應還會因應客人要求把酒轉入醒酒器,原意是好的,可惜動作粗手粗腳,把酒視如白開水,雖然那瓶Pontet Canet經過快速轉移的動作,與空中氧氣打成一片,但3個半小時之後,酒還是沒有醒過來,就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一樣,只有微香,令文達失望和尷尬。

 

同樣是敘會,一位國內朋友因愛上葡萄酒,而在惠陽的家裡把一個房間改成酒窖。在一次以酒會友的場合上,他也帶來一瓶1996年的Pontet Canet,可惜他不勝酒力,還沒有喝完已經醉了。

 

Pontet Canet在地理上與Mouton為鄰,部份葡萄園更在同一平原之上,但在1855年的分級制度中,只被列為五級酒莊,相信是在葡萄培植的技巧上,技不如人。但近幾年明顯較受人歡迎。

 

36年前,酒莊的聲譽就好像運動會上的跳水項目一樣,Guy Tesseron就在這個時候把Pontet Canet買下來,其實他在法國干邑區是釀製白蘭地的,後來又在St- Estéphe購入Lafon-Rochet酒莊。

 

2005年Pontet Canet已完全採用biodynamic(生態有機法)來培植葡萄,當時在Médoc有等級的酒莊中是少有的。但若非在大約20年前,他與兒子Alfred打賭,轉用有機栽種能有助改善酒質,今日酒莊的成就可能已大打折扣了。

 

不過在2007年,一個法國波爾多酒莊不喜歡的年份裡,氣候潮濕,真菌滋生,Guy為了營救葡萄而採用傳統方法,效果卻並不突出。在我看來,這經已是破壞了有機栽種的概念,實在有點可惜。在釀酒的工夫上,他們強調倚懶莊園的本土酵母菌進行發酵,我認為這當然增加了發酵停滯的風險,細心監察十分重要,陳年的木桶有60%是全新的法國橡木,最後在入瓶前,混入30%的梅鹿,是為了減低赤霞珠的強渾單寧。

 

我把1996和2005的Pontet Canet作個比較,前者酒色深紅,但後者的深紅色澤更豐富;前者的酒香含蓄而略帶糖果,酒味略帶香料和黑莓,酸度適中,可是丹寧仍然強而有勁,酒也顯得有點繃緊;後者酒香先以黑莓果香緊扣木香迎人,繼而送上柔柔的黑加侖子香氣,平衡而帶幼細的酸度,丹寧可人,相信是酒莊的有機栽種方法改善了酒質。

 

Tips:

Pontet Canet最新拍賣價是11月27日在香港Bonhams,每箱為604英鎊,2006年最初平均價錢為469英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紅酒情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