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2-12

港人後花園 濕地公園鳥趣


 
  早前有些少紅葉染山頭,隨即吸引遊客一窩蜂到訪,可見我們對美景充滿期盼。香港的冬天雖沒雪花,卻有候鳥紛紛飛至。濕地公園裏蘆葦田金黃、濕地潤澤淨澈,候鳥靜默棲息。由現在至 3 月底是觀鳥季節,是香港可貴的景致。
 
候鳥的福地
 
  香港人山人海的境況,已到了臨界點。平日的旺角、銅鑼灣和尖沙咀,早已擠得跟周末沒有兩樣。幸好,揀在平日出遊香港濕地公園,卻可以回歸到寧靜,跟候鳥共存。此時此地,只有靜默。
 
  靜默也是觀鳥的法則之一,候鳥雖然是過客,但是過門都是客,我們作為主人家,要尊重客人愛靜的本性,而且候鳥都是守規矩的客人,應被合理對待。香港確是福地才被候鳥垂青。香港位於一條大型遷徙路綫 ─「東亞─澳大利西亞飛行路綫」內,每逢冬季,候鳥從北半球的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地區,南遷到較溫暖的地方,如中國南部、東南亞、澳洲及新西蘭越冬,等待翌年初春,才重返北方繁殖。
 

這一群鳥兒,近 20 隻白雪雪的、喜歡將咀臉收藏起來的,是珍貴的黑臉琵鷺,其中一隻露面了。

香港濕地公園的鳥趣,是以靜心靜觀雀鳥生態,最能感受當中的趣味。

  
  香港濕地公園至今共錄得逾 240 種鳥類,部分是季候鳥,而「觀鳥節 2013 / 2014」的主角,包括觀賞到全球瀕危的黑臉琵鷺、嘴兒向上微彎似帶笑的反嘴鷸、北紅尾鴝和蒼鷺。在觀鳥的冬季,適逢陽光明媚,抵達濕地公園後,首要的不是留在展館看展覽,而是走到戶外,沿公園的小徑走,自然發覺在適當的位置都設有觀鳥屋,以望遠鏡觀鳥,或自備相機捕捉鳥兒的神態、生活。
 

在觀鳥屋,大家好有默契,默不作聲,靜觀雀鳥和拍照。

走在木棧道上賞蘆葦,同時也可賞到鳥群在樹上棲息的美景。

  
觀鳥小貼士
 

在貝貝之家附近,公園已豎起木牌,溫馨提示遊人觀鳥的細節。

  
  大家也許聞禽流感色變,但只要跟從觀鳥指引,就可看得安心。在貝貝之家(多年前被遺棄在山貝河的鱷魚現居地)附近豎起溫馨提示的木牌,當中寫有:「預防禽流感,請不要接觸野鳥、觸摸野鳥的羽毛及糞便後,要立即洗手。」觀鳥不用手,而是要尊重。「雀鳥也有耳朵,請保持安靜」、「帶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足印」。在園內的其他地方也有相關提示,「行走時要保持慢速和安靜,不要追趕和驚嚇雀鳥」和「盡量在道路或小徑上行走,不要亂闖進路旁生境」。觀鳥也需要技巧,「穿着與自然色彩配合的衣服,以免容易被鳥類察覺」及「觀察和拍照時不要干擾鳥類」。
 
百姓後花園
 

冬天欣賞到港花 — 洋紫荊。

老師帶着一班小學生來參觀濕地,途經這裏停下來欣賞睡蓮。

雖然不是夏天,但下午陽光普照,睡蓮花也露面了。

  
  觀鳥的人,不但有拿着專業相機、鏡頭的觀鳥「粉絲」,還有學生遊團。屯門的街坊也有,遇上兩位媽媽帶着她們的兒子來遊園,其中一位媽媽說:「我們住在附近,這裏(濕地公園)好似我們的後花園,有個地方讓我們和小朋友閒來逛逛,買半年票 50 元,就可在半年內無限次入園,他們(3 歲以下)是免費的。」她的話提醒我們,這裏是百姓的後花園,要愛護有加。
 

夏天,潮退後泥寧中有彈塗魚、小蟹出沒。

  
  走到浮橋,遇上幾位來自內地的旅客,她們專程來看濕地公園,沒小孩子同行,目的地自然不是迪士尼之類的主題樂園。走在浮橋,左搖右擺,想起同事說潮退浮橋下見泥濘是情趣所在。可是,那天上午退潮約在早上 7 至 10 時前,而公園要 10 時才開門;下午潮退約在晚上 7 時,而公園於下午 5 時關門。重要的是,一如守橋的叔叔說:「要看潮退泥寧中的小蟹,氣溫和暖才看到。」溫度約攝氏 20 度,牠們才出沒,而彈塗魚在冬季也甚少露面。叔叔續說:「冬季,最好還是看雀仔。」十分同意,看風景要看季節。
 
鳥趣大不同
 
  觀鳥屋在園內有好幾個地點,好像在二、三層高的觀鳥屋,在不同層所拍的照片,角度不盡相同。觀鳥屋設有觀鳥用的望遠鏡,鳥兒的輪廓、羽毛,都可看得一清二楚。如不是觀鳥粉絲,其實,從觀鳥屋望出去,雀鳥和景色已很清晰,有景有鳥的畫像更有自然界靜默、和諧的氣氛。每人觀鳥,都有不同的鳥趣,遇上兩名拿着相機和長鏡頭的觀鳥粉絲,他們愛靜候靜觀林中小鳥出現,好像還跟某些鳥兒很熟絡,以「小翠」這親切的名字稱呼,也許是日積月累,生出感情來。對於生活在石屎森林的小朋友,只要見到雀鳥的真身,已非常興奮、開心。鳥趣,每人不同,這也是趣味所在。欣賞雀鳥,不一定停留在觀鳥屋,鳥兒平日愛穿梭林木之間、愛在草坡地上遊閒彈跳,牠們身軀細小,擅於觀鳥的人,才可將牠們一眼認出來。
 
 
觀鳥活動 不可錯過

   

香港濕地公園的觀鳥節,舉辦多個觀鳥導賞團,免費參加,不可錯過。

  
  關於「觀鳥節 2013 / 2014」,香港濕地公園在 2 月份安排不少相關的活動。「濕地保護區公眾導覽團」,逢周一至五(周二及公眾假期除外),於 2:15pm(英語)及 3:30pm(粵語)開設兩個觀鳥導賞團,講解候鳥遷徙旅程,並提供望遠鏡、雀鳥圖鑑,讓參加者可欣賞到鳥兒的美態。在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舉行的「知多一點點 ─ 雀鳥」,分別在 10:30am、2:30pm 有團,導賞員會講解雀鳥和濕地的緊密關係,生命和自然共存的奧妙。以上導賞團都是免費參加,記住: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如愛看鳥又愛拍照,可參加「尋找鳥蹤」相片收集活動,由現在至 3 月 31 日。參觀者只要親自到公園訪客中心遞交以鳥類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即可換領紀念品乙份,優秀作品更有機會在園內展出。
 
 
結語:以香港為家
 

城市發展在不自不覺中摧毀了自然生態,但人類和野生動物其實是唇齒相依。

  
  我們愛鳥觀鳥,更要愛惜自然、保護環境。為何鳥兒願意揀這小小的香港棲身?因我們仍有一小片濕地,讓牠們好好過活。逛完戶外的濕地,可以參觀展館。展覽會讓我們不但了解雀鳥,還有是自然界的生態運作。環境變遷,人類急速發展城市,過度消費,屠殺野生動物,但是生命環環相扣,若再不愛護環境,有誰願意以港為家?
 
 
香港濕地公園
 
  門票:標準票 HK$30;優惠票(3-7 歲、學生、殘疾人士(及一名同行照料者及 65 歲或以上長者)HK$15;3 歲以下免費。多次入場證:標準票半年 HK$50、全年 HK$100;優惠票半年 HK$25、全年 HK$50;家庭(一套最多 4 張)全年 HK$200。
 
  時間:周一、周三至周日、公眾假期 10am-5pm。周二休息。售票時間 9:30am-4pm。
 
  地址:天水圍濕地公園路
 
  交通:乘西鐵至天水圍站,再轉乘輕鐵 705 路綫在濕地公園站下車。
 
  網址:www.wetlandpark.com
 

(文、攝:周翠玲)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旅途中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