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10-16

兩年升100%,快點行嗎?

  「嘩,兩年時間,很長啊!」一位漂亮又高薪優職的女高層說:「有沒有快一點的?」

 

  「兩年時間還說長?回報估計有100%啊!」我反問她。

 

  「我想要一些爆升10倍的。」她說。

 

  應邀出席一個私人飯局,主人家請了城中當時得令的財經名人,又是《經濟日報》集團的高層石鏡泉先生,石先生和大家分享一下股市和樓市的走勢。

 

  主持人介紹他時,大力讚揚石先生眼光。原來他在年初時也請了石Sir在自己的商會晚宴中分享股市心得,石先生當時力薦三隻股票:港交所(388)、南方A50(2822)和H股ETP(2828),當時港交所才170元,以最高峰310元計,大升80%以上,另外兩隻也是;即使經歷過大跌市的今天,以昨天計算,港交所仍有205元,有20%升幅。主人家力讚石先生夠眼光,他跟著買賺了錢,笑說很多年初在場的老朋友都大嘆走寶。

 

  大半年過去,石先生這夜仍認為港交所有潛力升100%,而且是在2017年左右,所以才有以上的對話。

 

  該夜我坐在兩位女強人身邊,一結了婚另一單身,均熱衷投資,但兩人的投資取態完全不同,結了婚的那一位十分保守,只買大藍籌,但投資金額不多,手執許多現金。早前主要買入人民幣,但人民幣貶值後則如驚弓之鳥。

 

  聽了石先生的建議後,她一直問我甚麼叫ETF?H股ETF和A股ETF分別是甚麼?南方A50(2822)和安碩A50(2823)的分別又是甚麼?

 

  單身的一位則完全不同,她在手機上給我看她手持的股票,有港交所、建行(939)、領展(823),但更多的是我聽也沒聽過的,合共超過30隻股票。

 

  她買得多也買得雜,毫無章法,故她才認為以兩年時間去等一隻股票升100%是漫長歲月,她希望買到一隻爆升股,可以升10倍。

 

  我反問她,如果有的話,她會用多少錢買?她毫不猶豫的說:「全副身家。」

 

  或許是,但我不相信。以她買入那麼多公司的股票,而且涉及不同行業,有大藍籌,有二、三線股,也有炒味甚濃的毫子股,這樣形態的投資者,又怎可能把所有資金投資在單一股票上呢?

 

  投資是個別行為,但投資者的情緒卻深受市場氣氛所影響,他們以為自己的判斷客觀,卻不懷疑自己究竟對買入的股票有多少認識。

 

  石先生力薦的港交所等股票是他經年累月分析下來的結果,亦是他自己的愛股,據他稱自港交所上市便一直買賣,故他對港交所何年何月的股價如數家珍。

 

  我們希望在工作以外,透過不同方式令自己的財富增值,但買樓的黃金十年過去了;買人民幣的最佳時機亦過去了;全球經濟不景氣,買外幣的精采時刻也過去了,今時今日還可相信甚麼?

 

  投資股票的風險其實比買樓、買外幣的風險低很多,問題是買入甚麼股票?中電(002)會倒閉嗎?絕對不會吧!可惜的是,大部分一朝被蛇咬便以後不敢走進野外,卻不明白為何只有自己給蛇咬了,而成千上萬的行山人士卻可在綠野中歡樂?

 

  眾多股民如那位漂亮的單身女士一樣,買股票很短線,只爭朝夕。要明白,爭朝夕的人是爭不到春秋的。

 

  當然,我力勸她精減手中的股票數目,第二天早上她WhatsApp問我最好買甚麼?我說,我只投資了一隻股票——港交所。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