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6-30

買股票可致富,炒股票可輸身家

  每個人都知道靠炒賣股票是不可能致富的,卻還是天天看股價,希冀一朝富貴,這是妄想,又是貪婪。

 

  大部分人面對的情況是工作賺回來的錢,僅夠生活,過去是有點餘錢,去去旅行、買點東西;若是省儉一些,把餘錢儲下來,看看能否置業,或者換大一點的房子。

 

  正因為工作上的回報不能令我們豐衣足食,更不能給我們財務自由,我們才會希望在投資市場上尋找多一點安全感,這雖是無可厚非的做法,卻危機處處。

 

  投機市場上,樂觀的一方是升市,指數向上尋頂;悲觀的一方是跌市,指數向下探底。

 

  升市和跌市之間,是兩極,人人都希望能找到兩極的位置,從中低買高賣,小散戶如是,超級大鱷如是。

 

  即使是超級大鱷也不可能操縱市場,他們只可以利用市場氣氛去混水摸魚,散播消息舞高弄低。他們可以影響市場,卻不可以改變市場。

 

  小散戶若能保持頭腦清醒,看到市場走向,不被每日的新聞消息或坊間傳聞左右的話,他們在投資市場上是有一定勝算的。

 

  市場大勢是不為投資者的意志而逆轉的,它是全球經濟活動、各國政治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政治角力的結果,所以不是有龐大資金便可操縱得來。

 

  市場氣氛則由投資者的情緒主導。它應該是投資者根據市場大勢而作出反映的結果,可是,若有人渲染了某一些經濟活動,某國的財政或貨幣政策,又或者放大了一些政治角力的危機,從而鼓動了投資者的情緒的話,市場變化便難以捉摸了。

 

  上期提及朋友的祖父,他早在七十年代買入滙豐銀行(香港上市編號:005),這四十年來,經歷了1973、1987、1998、2000和2008年五次股災,經歷了1982年中英談判、1989年六四事件和1997年回歸等政治事件,還有2003年非典型肺炎等衝擊……

 

  期間還有移民潮、越南船民、人大釋法等波折,少一點耐力也捱不過,更不要說買入了股票仍緊握不放。

 

  朋友祖父看到的是滙豐銀行的增長能力和穩定回報,他不管股價是高是低,才可熬過千山萬水,贏得了豐厚回報。

 

  他就是看到市場大勢而不管每日的市場氣氛的影響,不斷以小錢買入,長期持有,結果成為千萬富翁。

 

  四千多萬的滙豐股票,成本不足兩百萬元,誰說買股票不可致富?

 

  當然,他是買而不是炒!(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