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2-02

鳳凰衛視值得關注

 

  最近亞洲電視股權再起風雲,每有新聞,必拖累鳳凰衛視股價,只因鳳凰衛視主席持有亞視股權。亞視連年虧損,股權仍具吸引力,說明做傳媒不一定需要賺錢。


  鳳凰衛視是我關注的股票。我認為它是中國名列前茅的電視品牌,時事頻道的影響力甚至在省台以上,單憑這個,現價已經超值,更不要說它還是一間有盈利的公司。我將助手搜集的一些鳳凰衛視的資料,分兩期刊登於此,供大家參考。


  股權方面:主要股東劉長樂37.42%、中國移動19.84%、星空傳媒、中銀國際。主席劉長樂1951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1983年畢業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任軍事記者,先後任記者、編輯、新聞評論員及高級管理人員(編輯部主任),多次參與重要國事及重大事件的報導和評論。劉長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期間一直是解放軍編製。1988年移居海外,1990年駐足香港。


  1996年3月,默多克麾下的香港衛星電視有限公司與今日亞洲有限公司、華穎國際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鳳凰衛視有限公司」,接管原STAR TV的中文頻道,並確定劉長樂擔任鳳凰衛視的董事局主席以及行政總裁。鳳凰成立之初就提出「拉近全球華人距離」的口號,節目覆蓋亞太、歐美、北非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鳳凰衛視也由單一頻道發展成為一個包括中文台、電影台、歐洲台、美洲台及信息台5個頻道的電視平台,並於2000年在香港成功上市。


  主要業務為購買、製作及透過衛星為亞太區及歐洲的觀眾廣播華語電視節目,而中國為集團之目標市場。現擁有及經營四條頻道:鳳凰衛視中文台、信息台、美洲台及電影台,並參與鳳凰衛視歐洲台之營運。除電視外﹐其它業務包括周刊、出版、新媒體和廣播。2006年6月,中國移動入股鳳凰衛視,結成戰略聯盟,意在開發和分銷移動服務。


  截至2009年6月30日止,上半年純利1.1億元,每股盈利2.23仙,按年下跌36.3%。期內營業額為6.92億元,按年上升2.5%。


  目前,中國有三千多個電視頻道,上萬個欄目,但能讓觀眾記住的品牌欄目卻寥寥無幾。中國電視產業90%的節目是虧本的,央視90%的廣告收入來源於10%左右的品牌欄目。

 

  據CTR市場研究2008年上半年資料顯示,在鳳凰衛視的觀眾中,受過高等教育(即大專及以上)者所佔比例為43.7%,遠高於高等學歷觀眾在全國電視觀眾中29.7%的比例。全國電視觀眾的平均月收入為1 831 元,鳳凰衛視觀眾的平均月收入則為2669元。這說明鳳凰衛視的觀眾具有較高的教育水準和經濟收入。


  CTR市場研究資料也表明,在商務人士中,鳳凰衛視觀眾的收入水準也高於其它主流電視頻道,其觀眾中有更高比例的人身居要職,是企業購買的決策者,他們中有更多比例的人能充分引領未來消費市場的走勢。而且鳳凰衛視觀眾的高端性還在持續強化,2007年,在擔任所在單位最高領導職務的商務人士中,有1 8%的人收看鳳凰衛視,這一數字在2008年迅速攀升至23.5%,比2007 年增長了30.6%。


  這表明,鳳凰衛視正成為愈來愈多的精英人士的收視選擇。下期續。

 

刊登於 2010年1月22日 第219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股場琦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