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11-27

通識改名削課時 教科書送審不設評級

  【晴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在施政報告指,須就通識科「被異化」作改革。教育局昨宣布,大規模改革通識科,雖維持必修必考,但將改名,課時及課程內容減半,亦將加強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及《基本法》等內容,考核只會分及格與否,亦會增設到內地考察要求,課本亦要送審,最快明年9月推行。教協批評如同「殺科」,讓國教科「借屍還魂」。高教評則指,改革有助教育回歸專業。

 

林鄭月娥日前稱通識科「被異化」需改革,料最快明年9月推行,現有高中生不受影響。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稱,通識科多年來爭議不斷,認為已被「污名化」,改名可令科目有新開始,而縮減學習內容及刪除獨立專題探究(IES)有助釋放課時,科目新名稱及學習內容有待課程發展議會等決定。

 

通識科爭議多年,如今迎來改革,坊間評價不一。

 

  楊續稱,現時中學課程亦希望學生可最少回內地考察1次,通識科的內地考察可與其他科目同時進行,不會計入文憑試成績,相信不會多花學生時間。他強調,無意「弱化」通識科或改為國教科,但強調國民教育一直存在於不同科目。他又稱,最快明年9月推行,強調「愈快愈好」,但指要考慮實際情況,現有高中學生不會受影響。

 

楊潤雄:無考試壓力 表現更佳

 

楊潤雄

 

  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早前就通識科提出多項建議,楊稱,改革與小組建議最大不同只是將考核改為及格與否,因社會對如何判斷學生能力高低有懷疑,當局認為學生只需具備基本能力已足夠發展,故不再作評級,若無考試壓力或亦令學生表現更佳;引入課本送審及適用書目表亦有助聚焦教學內容,同時避免使用不恰當例子作討論。考評局稱會研究與公開考試及評核相關的建議,按既定機制跟進。

 

  教協副會長田方澤批評,當局是殺掉通識科,讓國民教育科「借屍還魂」,又稱不少老師對改革感憤怒及沮喪,擔心不細分評級及取消IES會減低學生學習誘因。

 

以往教材 不少偏頗失實

 

  中學人文及通識科主任葉家源指,課程減半有助減輕師生壓力,不細分評級亦令學生可深入分析及提升討論興趣,不必再操卷。教聯會副主席王惠成則稱,不少學生對內地發展不太了解,增加認識內地有助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精簡課程內容亦助學生深入掌握。但田質疑,近年學校雖有增加內地考察團,但老師要花工夫策劃,提高學生身份認同的成效低,是「勞民傷財」。

 

  香港高等教育評議會指,以往通識科校本課程有不少偏頗及誇張失實之處,今次改革有助教育回歸專業,但成效需時觀察。民建聯指改革切實回應各界批評。

 

  另國安教育是《香港國安法》的要求,楊指當局正籌備為學校提供指引及教育資源等,希望盡快向學生提供,教師亦要接受相關培訓。

 

9成考獲2級 料不影響大學收生

 

  目前大學收生最低要求是要在中、英、數及通識取得「3322」,楊潤雄稱,目前有9成以上學生在通識科取得2級或以上,相信由2級轉換為「及格」只是技術問題,稍後會與本地大學討論收生安排,認為問題不大。政府早年曾向海外大學推廣新高中課程及通識科,被問到如今是否要再作解釋,楊稱新高中課程結構無大變,近年刪減校本評核亦不影響外國認受,認為海外院校本身未必重視通識科,但會再與考評局討論有關問題。

 

  葉家源認為,近年大學收生已轉為留意最佳5科,相信不設評級對升大學影響不大,又估計考評局日後會修改評分尺度,屆時通識科及格率應達90%,大學收生調整至只看及格與否,相對較簡單。

 

 

下一頁 覓地量被指「有水份」 黃偉綸:努力交貨 綠置居可轉公屋 特首指能再考慮定位

轉載自: 晴報

全新etnet健康網購,送你【健骨維他命D3(1000IU)】乙樽(價值$108)► 立即行動!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改革 #公屋 #土地發展 #綠置居 #國民教育 #通識科 #教育局 #港車北上 #大灣區 #年輕人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雙幣交易
財政預算案2024-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