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11-26Photo: iStock

從年輕人到大灣區發展說起

  昨日(25日)筆者接受央視英語午間及晚間新聞節目專訪,討論香港特首最新施政報告提及與大灣區配套協同發展的新趨勢。內地朋友對香港前景依然充滿信心,當然未來挑戰仍大,但大家需要同樣對發展有信心。

 

  香港回歸後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國際金融中心,面對的環境也早已變了。無論存在甚麽歷史淵源,香港早已不是西方社會的組成部分,西方社會亦不會視香港為自己人。在發展上,香港必須與國家加速融合發展。

 

  對年輕人而言,以往在職場上發展,很多時候是會考慮北京與上海,深圳與廣州則較少考慮。不過,深圳近十年飛躍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科技重鎮之一,而廣州與香港歷史淵源長久,飲食文化接近,香港年輕人去到亦不會太不習慣。更重要的是,深圳與廣州都在香港一小時生活圈內,人們依然可以在香港居住,內地上班。至於薪酬問題,筆者坦言兩地的確存在差距,不過筆者認為頭五年的職場生涯不必太計較,累計到經驗,未來肯定可以追回。

 

 

  回歸23年,香港對國家的重要性的確有所下降,故此,香港不能在思維上只空等國家優惠政策,必須思考自己能為國家做甚麽。昨日特首施政報告中,並無提及在港第二上市股份列入港股通的安排,導致不少投資界人士失望。不過,筆者認為納入只屬時間問題,大家也不需要擔心。反過來看,大家也要思考,若急著讓內地投資者參與第二上市,對內地資本市場究竟有甚麽好處?

 

  施政報告其實也涉及不少突破,例如,日後內地資金可以買賣在港上市的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當然相關生科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市值,以及需要先納入大型指數。擴大互聯互通將確保香港資本市場吸引力,監管機構亦必定會緊密合作落實有關措施。

 

  不能否認,若港股通能納入第二上市股份,政策將有利更多外地公司回流香港上市。目前雖尚未能加入,未來容許內地資金買賣相關股份估計只屬時間問題,即使相關板塊呈現短綫回調,長綫投資價值依然無損。現時不納入第二上市,筆者估計主要涉及第三地監管問題尚待協商,未來亦會朝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推動。始終,整套互聯互通進程一直擴展,覆蓋產品範圍以及額度方面等亦同步擴容,第二上市股份以後定必可被納入互聯互通。

 

  另外,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政策亦呈現突破,南向及北向通計劃各設1500億元人民幣額度以及100萬元人民幣個人額度。不過,受制於交易額度的限制,目前市場推出的低風險產品未必具備吸引。特別是目前環球處於低息年代,資本市場表現亮麗。在推出跨境理財通時,若產品回報只有一、兩厘,就要想想如何吸引投資者,特別是目前內不少多理財產品回報率都是五、六厘,甚至更高。筆者坦言,在目前香港金融市場中,並不存在低風險產品可去到年回報五、六厘,實在較難去吸引內地投資者。故此,未來開通時間仍需要監管機構謹慎商討,業界亦需要完善規劃。

 

  香港與大灣區的合作有利經濟,對未來年輕人的發展亦締造一個新切入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中環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廣州 #年輕人 #深圳 #大灣區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