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3-04-05

歐盟危險的先例

 

  在塞浦路斯救援問題上,歐洲領袖再一次展現出他們具有創意的自我摧毀能力。

 

    塞浦路斯是一個依賴于金融業的小國,該國GDP僅占歐盟GDP總量的0.1%,但是塞國的銀行資產卻達該國GDP的8倍(以廣義的銀行資產負債計算,銀行總資產更高達本國GDP的22倍)。不過,塞浦路斯在某種程度上又是一個特例。目前塞國所面臨的是銀行危機,而非主權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相對比較處理, 但如果處理不當,也隨時有轉化為主權債務危機的可能。

 

    歐盟基本上把塞國危機當做一個特案來處理的。塞浦路斯在過去十幾年,執意擴充離岸金融,把它打造成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這個過程涉及到許多不規範的銀行經營,甚至洗黑錢。而且塞浦路斯銀行的儲蓄利率人為地高出其他國家一截。歐盟趁著危機試圖通過救援金做槓桿,拔出塞國離岸銀行這個眼中釘,在提供救援金上 提出了極其嚴苛的條件,迫使塞就範。以塞浦路斯的國家規模和其銀行的規模,這是一個可救援的、值得救援的案例。

 

    然而,歐盟在處理危機上顯得欠考慮,其做法為今後更大的危機埋下了種子,因為在處理塞國危機上,歐盟開了一個先例。首先,一改過去以公共資金和歐洲央行資金救援的模式,而要求銀行股東、債權人、和儲蓄人承擔主要損失。這種做法本身從道義上無可非議,因為相關人士和資金的確存在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但是此舉對所有歐洲銀行的股東、債權人和儲蓄者都是一個震撼。在此模式下,一旦哪個國家遭遇風險,資本市場拋售和儲蓄擠提必然成為民間危機反應的新行為模式。歐洲銀行缺少美國FDIC這樣的儲蓄保險,槓桿高,資本金不足。當下一個危機出現的時候,資金的理性反應便是外逃,由此對歐元區帶來 更高昂的營救成本,更廣泛的蔓延範圍,甚至直接威脅歐元的穩定。

 

    再者,塞國實施了資本管制,此舉短期來看似乎可以放緩資本外逃的速度,但是也封住了新的民間資金流入的大門。當資金跨境流動變得不確定的時候,試想哪一家商業銀行還敢將資金拆借給賽普勒斯銀行?

 

    第三,當歐盟把塞浦路斯離岸金融中心這個釘子拔掉的時候,也震斷了該國經濟的命脈。除了金融業外,賽普勒斯其實沒有其他賴以生存的經濟支柱。由於歐元高企,塞國的旅遊業競爭力大打折扣。預計今後兩年,經濟起碼萎縮兩成,就業低迷,稅收下降,最終導致該國的主權債務危機。歐盟所做頗像西方的笑話「手術很成 功,不過病人死了。」  

 

  總之,目前所見歐盟拯救塞國的方案,顯示出了其新的立場、新的模式,但這個模式看上去更像歐洲對著自己的腳堅定地「砰」地開了一槍,只是槍傷要慢慢顯現出來。

 

   本文原載自廣州日報,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