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2-17

你的身體健康嗎?

  身體健康,近年已經不是我會祝福別人的說話了。因為,我開始明白身體健康是源於情緒健康,而情緒健康又源於心靈健康。但如果我對別人說,祝你心靈健康,又好像很古怪,即是暗示別人現在不健康? 雖然這是事實,但又會有多少個人能夠接受?  

 

  身體怎樣才算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Healthy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即是說,健康有著包含身體、精神及社會/社交之安好的意思,而不單只是沒有疾病而已。而我自己究竟健康嗎?

 

  大約一年多前,我終於開始替自己尋找答案。如果以現代人的標準來看,我當時也尚算「健康」吧,沒有大病、不用長期吃藥/補充劑、沒有患過任何良性/惡性腫瘤、沒有癌症跡象、沒有婦科病、沒有失眠、沒有便秘,但就是極之疲倦,整個人的精力就只能應付工作,和勉強帶孩子。其餘的事情/興趣根本完全提不起勁去做。

 

 

  雖然沒有「病」!但我絕不認為自己能和「健康」一字扯上任何關係。我知道我是不健康的,而我的病徵就是:長期的疲倦及因為第二次懷孕及哺乳兩年而增長了的四十磅肉!我不知道誰人可以醫治我的「病」。所以我決定自己醫自己。醫了十五個月,有甚麼成果呢?我的病徵消失了(對,四十磅肉!)和我的活力回來了!我終於能夠整理家居、重拾我的興趣和享受頭腦清醒的感覺!很感恩。

 

  那我是如何辦得到呢?起初,我只是為了擺脫那長期的疲倦和頭暈,因已感到身心累得要死。我就下了決心,我要改變這個情況!然後接二連三,一個自我修復的旅程就開始了。後來我嘗試整理這個過程時發現,原來不知不覺間,我應用了整全療法 (Holistic Therapy)來照料自己。

 

  整全療法 (Holistic Therapy) 是以一個人的整體來照料。照料的方法及進度是因應個人每一方面的需要而異。而目標是要使個人的以下每一個層次回復平衡的狀態:情緒(Emotional)、精神(Mental)、身體(Physical)、社會/社交(Social) 和靈性(Spiritual) 。

 

  身體「生病」的現象其實只是一個訊息,「生病」其實是身體與我們溝通的語言。「生病」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去讓身體回復失去的平衡。如果我們不明白那個「疾病」背後的訊息,而單使用藥物去抑壓病徵,而沒有去處理那個根源的話,那個「疾病」其實還是會以其他形式再次出現,可能甚至一次會比一次嚴重, 直至我們覺醒。

 

  我的自我整個修復旅程,差不多運用了二、三十個不用派別的知識、理論和實踐, 其中最最最最重要而且最有效的, 原來是連結自己那神聖而且充滿智慧而的內在老師!^_^ 現在,雖然間中也會生小病像傷風感冒,也會經驗生活中的起跌,但我就是每一天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真的非常感謝生命的照顧, 賜給我如是的豐盛。

 

  如果你也準備好加入這個美好生活DIY團,就跟我來吧!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6. WHO definition of Health,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New York, 19–22 June 1946; signed on 22 July 1946 b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61 States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o. 2, p. 100)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7 April 1948.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Bella vita 美好生活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健康小tips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