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05-23

女性創業多障礙 組織助圓夢

   在香港,碰到男創業家較女創業家的機會比較多,女創業家的成就易受低估。

 

 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與香港崇德社合作設立獎學金,鼓勵女生創業。左起:香港崇德社第一副會長馬天惠、香港崇德社會長唐德曼、得獎學生李穎愉、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主席彭芷君。

 

  法國巴黎銀行環球企業家報告表示,由女性企業家領導的企業,營業額平均710萬美元(約5,500萬港元),較整體平均高9%,但香港是女性創業活躍程度最低的6個地區之一。

 

  近年香港最少3個組織成立,推動女性創業,部分並擬成立基金及師友計劃,助女性實現創業夢。

 

  黃安娜(Anna)在跨國公關公司工作約5年後,發現自己始終想創業,可能受做生意的父親影響,但她不知如何能接觸香港女創業家,學習法律、找投資者等創業之道,於是去年與拍檔組成平台Female Entrepreneurs Worldwide(簡稱FEW),邀請女企業家分享,又舉行活動,助有志創業的女性接觸各方人士。

 

  FEW網上登記會員有900至1,000人,主要是25至35歲女士。本身未到30歲的Anna說,香港女孩少考慮創業,要不因為年輕,未知想怎樣,要不習慣做專業人士,創業會犧牲很大。

 

設基金師友計劃 邀嘉賓開講

 

  據Anna觀察,有意創業的女性躊躇,許多時是缺乏自信心,不肯定能否成功,而且缺乏mentor、IT、法律等資源。據法巴的報告,台灣、荷蘭、土耳其、印度、法國、香港是女性創業活躍程度最低的6個地區,另指女性創業的起動資金最多是私人儲蓄,Anna表示認同,她自己正是例子,因此,FEW計劃與大機構洽談,成立微型基金,以投資或借貸形式協助女性創業;另擬在4、5月間,於港舉辦女性創業家峰會,邀請不同國家的女性任嘉賓講者。

 

  法巴訪問全球2,594位資產淨值最少為100萬美元的企業家,其中883人是女性;主要業務以港為基地的香港受訪者有91人,當中25人為女性。據女創業家意見,創業能自己制定規則,更能發揮自己的潛質,換言之,可免去職場的「玻璃天花板」。

 

「為人妻母 都可有冒險精神」

 

  彭芷君做了全職媽媽10年,有兩個兒子(9歲和6歲),丈夫是醫生。去年44歲的時候,她決定創業,人人都奇怪她何不好好做醫生太太就算了。

 

  「香港女創業家很少,我希望告訴年輕女士,做了太太、媽媽後,都可以有冒險精神。」她的爸爸是港協暨奧委會名譽顧問彭沖,她愛打網球,故創業與運動有關,推動健康生活。

 

  她90年代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後回港工作,結婚後以家庭為重,現自覺思想成熟,加上從父親及公益工作積聚了港內外人脈,遂與友人合夥創業。對於創業需要大量時間,她笑言「為人妻為人母,女人要負責很多部門」,她已訓練有素,現在每晚11時睡覺、早上6時起床,孩子上學及晚上做功課後開會。「為母則強,連仔都生得出,無乜做唔到!」

 

  她擔任主席的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會員來自兩岸四地的企業家,在多地有人脈,該會將成立慈善基金,推出師友計劃(mentorship program),由企業家會員擔任有意創業女性的導師,亦有意設立獎學金,鼓勵女孩子創業。「希望年輕一輩知道,(人生)不是由男人給你,後生更要為自己準備。」

 

  年輕人愛工作假期,彭芷君認為,與其在外國摘士多啤梨,不如把時間用來創業,「對日後工作履歷有幫助」。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