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5-26

投行内的「精神病」患者

  前幾天,筆者與一位女投資銀行家用餐,談天說地。忽然之間,友人問筆者:「你想發達成爲首富嗎?」筆者回應:「沒有必要吧,做個普通人也不錯。」

 

  話題一打開,友人的情緒就像河堤崩塌般,不斷訴苦,「做了15年的上市融資投資銀行項目,永無止境,沒完沒了。我一直把工作放在最高的位置,但我真的累,現在還是被迫單身。客戶通通都發達了,但我呢?我想通了,我這麽年輕漂亮,真的希望找個上市公司老闆包養我!」

 

  談到這些問題,筆者也不便多問,不過心中確實感到意外。一位以往幹勁十足的女投資銀行家竟然出現「厭世」的情緒。

 

  問題可能在於這位朋友一直自負,對自己的能力和外表一直自視甚高,現實世界當然並非如是。她性格倔強,可能就是這種錯誤思維的發芽,導致她無論在公在私、待人接物上均出現誤差,總是認爲身邊的人對她不公平或不夠好。這就像一個實力派的女演員硬要當偶像派,希望每次出現,均會被萬千少男少女包圍一樣。這是脫離現實的幻想。

 

  這位友人其實又是另外一位患上「公主症候群」的病人,筆者去年也曾撰文,參考心理病理,患者一般是一些自信心過盛,要求獲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過去公主病只發生在貴族或富商大賈家庭中的女子,但這個病症已經藉由科技的傳遞與散佈,現代社會形成對物質文明新的意識,而日益擴大到不同的族群。現在「公主症候群」并不限於年輕女子,任何年紀的女性甚至是男性(王子症候群)都有可能患上。

 

  中環作爲香港傳統的金融中心,圈內工作的人可謂「五光十色」,甚麼種類性格的人也有。不知道是否因為工作特別緊張的原因,筆者接觸過不少人,他們的性格都受過破壞性的影響,導致性格的扭曲。

 

  何謂扭曲?除了上述的女投資銀行家個案之外,也有另外一種雙重性格的例子,在有利害衝突的人面前,唯唯是諾、恭恭敬敬、謙卑有禮。但在一些無關痛癢的人面前,卻擺出一副不屑的樣子。其實,這些典型態度在各行各業都有,只是在金融圈裏,情况有如在「衍生市場」般給放大而已,人性的醜陋面獲得全面的發展。

 

  在職場上生存,難免要對有利用價值的人笑面逢迎一番,但是在笑的背后可能是萬般不情願和無奈,不過試想想,如果「處理」得好,能夠獲得可觀的回報。縱使你不情願,在利益的驅動下,人很難是不屈服的。

 

  筆者得知那位女投資銀行家,自小也受到家人萬般呵護,心態驕縱依賴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造成心理的障礙。但是礙於職場的現實,她很多時候又不敢向上司和客戶顯露驕橫的本性,要一個「公主症候群」患者,表現得唯唯是諾,恭恭敬敬,謙卑有禮,這是多麼困難,內心世界是充滿了矛盾和痛苦,筆者能做到的,只可以勸這位朋友早點接受心理治療。

 

  投資銀行中青年才俊多,同樣地,「精神病」患者可能也特別多。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