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6-18

自主學習

  年幼的孩子,思想幼稚,只注重於當下的感受,對未來的觀念薄弱。要讓他們明白勤力學習是為了他們本身的利益,父母不能單憑解釋游說。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要考慮其他實際可行的方法。

 

  我們日常生活一切行動,來自兩個動力:一是外在動力,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或外來的壓力,並非出於自願;另一動力則出於自我的意願,不受外來力量的影響。

 

  我們都清楚明白,受外來動力強迫的行動,由於不是自願,所以其成效一般不能盡善。

 

  另一方面,以內在動力推動的行動,我們雖不能確保盡善盡美,卻必然會盡力而為。試比較看,我們對僱主要求通宵工作,與自願參與的通宵唱K或麻將耍樂,心情有何分別?同樣是通宵不眠,但兩者心情不同、感受不同,一是心有不甘,一是興致勃勃。

 

  我們再以上例分析,不難發現內在動力的產生,全是興趣使然。因為對唱K、麻將產生濃厚興趣,我們才會通宵達旦,不眠不休息地參與活動;若對活動毫無興趣,純為工作應酬,同樣的活動,心情卻會不快。

 

  興趣是產生內在動力的主因,而內在動力是自主行動的推動。所以要子女自主學習,父母不得不從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開始。

 

  人類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是推動人類進步、社會繁榮的要素。家長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兒童常遇到不能理解的事物,父母若經常提出小問題,先引起他們思考,再以簡單的解釋,然後指引他們在書本找尋詳盡的答案,這樣便不難引起兒童對閱讀的興趣。

 

  當大龍和小龍唸小學時,我們家中購置了五百多本小書冊,內容包括天文地理、歷史人物、科學生物等各類題材,在聊天時,我們會不經意地提問:

 

  「為甚麼天會下雨?」

 

  「昨天媽咪不是預知今天下雨嗎?她怎麼會知道的呢?」

 

  「看看這小蝴蝶,你們相信牠是毛毛蟲變化而成的嗎?」

 

  「現在我們可以用金錢購物,古時人類是怎樣購物的呢?」

 

  「你們知道拿破崙是誰嗎?」

 

  「古時在唐代中國十分富強,所以中國人又被稱為唐人,當時中國的富強是誰的功勞?」....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家中小書冊找到。每次遇到問題,我們都示意他們在書中尋找答案,第二天把他們找到的答案告訴我們。

 

  有時候我們也會作比賽,看誰最快找到答案,或看誰的答案最詳盡。

 

  經過多次有趣的閒談,孩子自然明白書本是知識的來源。每當遇到新奇的事物,好奇心驅使他們找尋答案時,他們便會自覺地向書中尋找。

 

  當小鳳開始學習認字,她也慢慢地跟隨兄長,感染了讀書的興趣。

 

  引發興趣與好奇確是自主學習的重要推動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