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5-21

祖孫樂的藝術

  在巴士的上層中,一個老人家向孫兒提問了一個問題吸引了我的好奇,不期然向倆嫲孫瞟了一眼。

 

  「你疼惜媽媽多些,還是疼惜嫲嫲多些?」

 

  「媽媽。」一個大約七、八歲的男孩,頭髮剪得平平的,是一個陸軍裝的髮型,他正忙著把手上那個玩具機械人變形,好像不經思索的回答了祖母的問題。

 

  「不對!媽媽只顧上班,我整天陪伴著你,帶你上學、放學、行街、購物。你應該把嫲嫲放在第一位,應該多疼惜嫲嫲啊!」

 

  「唔!」男孩只集中精神在玩著手中的玩具,隨便的應了一聲。

 

  老人家還是不斷在囉囉唆唆,幸好男童沒有把她的話聽進耳朵裏,否則回到家中向母親訴說起,必定引來婆媳大衝突。

 

  「湊孫樂」不是一件易事。若能夠與孫兒父母配合,三代同堂,可共享天倫之樂,否則可能會影響親情,婆媳反目。

 

  為人父母者必定重視子女成長,為人祖父母者,想必有同樣心意。期望能夠成就出色後代,老人家先要弄清楚自己對孫兒的心態:

 

1. 與兒媳爭寵?

 

  這種心態必須要戒除。在這心魔下,定必千方百計寵壞孫兒,甚而不惜以閒言蜚語,摧毀父母在孫兒心中的形象。

 

  孫兒愛惜父母是理所當然,尊敬祖輩也實是應該,絕不應有名次之分。

 

2.為自己面子貼金?

 

  有些老人家希望別人讚自己為「廿四孝父母」,能為兒孫著想,勞心勞力,以勞苦功高自居。此等心態會促使老人家向兒媳要求多多,向孫兒就範多多。

 

  適宜調整此心態。若真心為兒孫好,眾人皆能感覺到。

 

3.純以弄孫樂心態?

 

  必須告知有此心態的兒媳,著令他們僱請保母照顧孩兒,不要指望祖輩對照顧孫兒有所貢獻。

 

  老人家閒賦在家雖可幫輕傭工,但需要外出時,就算放下孫兒不理,也不會構成不便。此等情況多見於傭工新上任時,一則可幫輕父母和傭工的工作量,同時也可指導傭工處理家務。

 

4.幫助減輕兒媳的負擔?

 

  若有此心態,宜先與兒媳取得協議:首先定好工作範圍。事事以安全至上,確保孫兒健康快樂成長。因老人家全職照顧孫兒,教養模式、行為標準、學習方法、三代關係,一一要取得共識,每天要交流意見。

 

   大家共同建造愉快環境,共創和諧氛圍,為培育下一代建構共同理想。

 

  如祖輩未能弄清楚湊孫兒的目的,還是退避三舍為佳。培育下一代的重擔,還是交付年青父母手中,自己純是弄孫為樂好了,閒時可提供意見,但不應堅持。

 

  但願每個家庭都能體會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憑藉老人家的智慧和經驗,同心共建美好家園,攜手培養精英後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