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6-08

老師與父母的分工

  偶爾看到一輯電視廣告,提示每晚節目內容著重傳授小學各級主科技巧,家長應留心學習,以便替子女溫習。這小小片段令我心如刀割,真的心痛。

 

  辛勤的父母日間工作,養家育兒;黃昏回家,則幫助愛兒溫習;晚上收看節目,自我學習再教育;星期天還安排親子活動…天呀! 學校還有存在價值嗎? 倒不如集合七、八知己,精通各科的父母,開間教育中心,一手培育自己的子女成材吧!

 

  很多時身為父母者為了兒女功課,經濟許可者顧用家庭教師,能力不許可者自己於工餘進行督導。小學時期猶可以,程度深了或是新課程,父母也無能為力時則動肝火,與子女磨擦而生。

 

  回校上課,孩子不是學習知識的嗎?  老師不是有責任教懂學生的嗎?  孩子聽不明課題內容,身為家長、老師定要窮根究底,查出原因:是因為晚上的電視節目太吸引,使他上課時神遊太虛或尋周公去了? 是手上的電腦遊戲過份困難,使他急於找孔明謀計? 是他的根基太弱或是太強,老師講解的語言有如外星語那樣深奧或是無味? 是他太多牽掛、憂慮,急不及待尋覓舒懷的方法? 是他…

 

  家長啊! 快快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也許你要指導孩子觀看電視,作出適當調適;也許你要勸導孩子儲存遊戲,或幫助他完成過關任務;也許你要抽時間對他作拔尖補底,助孩子學業更上一層樓;也許你要仔細與他詳談事件因由,使他放開胸懷,快樂成長;也許你要培養他更有自信和自覺性對付學習。

 

  父母啊! 子女的優良成績,你們不要和老師爭功,這只顯得老師們無能;你不要和老師爭教授知識的工作,這只會導致老師們須要更多的發展、再發展;你不要取代老師的位置,這只能令老師毫無成功感、毫無使命感;你們更不能各自為政。學生不自發地求學,導致學校成績低落、毫無生氣或甚而殺校,也許家長們也要負責任。

 

  「教學」歸老師。家長那有可能熟識各級、各科的精髓和竅門! 「子女快樂成長、專長發展」歸父母。老師那有可能如父母般熟識學生的先天遺傳和後天的培育的最佳方法。

 

  老師、父母各就其位,分工合作,相輔相成。我們的孩子有望、社會有望。

 

 

 作者: 李微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