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10-06

政治人物的婚外情

  唐英年正式承認有婚外情,令香港特首選戰又現變數。較早時唐宣布辭職政務司司長一職而未能正式表態參選特首,猶疑不決,現已可推斷他可能唯恐婚外情曝光後有更多「黑材料」被對手掌握。如今他公開表白,不再支支吾吾,且得太太諒解,似是已有參選特首的心理準備。儘管如此,香港是中國人社會,傳統道德一向關注緋聞,所以唐的婚外情也鬧得沸沸揚揚,較早時已表態不參選特首的范徐麗泰已改口風,謂若唐的民望過低,她也不排除會參選﹔加上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也宣布會爭取在泛民支持下入場角逐,令特首選戰峰迴路轉。

 

  在現代社會,婚外情現象極為普遍,見怪不怪。為甚麼會出現婚外情?說來話長,每對夫婦都有本難唸的經,或因性格不合,或因性生活不協調,或因生活無聊,或因與第三者長期相處而日久生情,或有人貪圖偷腥新鮮刺激,甚至或因婚姻制度不完善而起。但畢竟男女關係只屬兩人的事,「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且是成年人的感情瓜葛,外人難以置喙,也難判別誰是誰非。

 

  本來老百姓或小人物的婚外情已很少人理會,但婚外情一涉及公眾人物,特別是政治人物,引起的爭論必多。在中國傳統道德,有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孫中山語),政治人物要「治國平天下」,首先要做到修身齊家,婚姻美滿,家庭和睦,作為大眾榜樣。而婚外情,正是身不修,家不齊的反映,不足以作為眾人表率。

 

  理論上,婚外情是個人感情事,與管治能力不相干。在西方,民主政治一項重要精神與傳統,便是「公領域」與「私生活」分離,尤其在十二世紀歐洲發生政教分離,政府權威只運用於俗世公事,私生活的私德歸「屬靈」事項,由教會管轄。在此一觀念下,政治人物只要謹守分寸,未曾以私害公,私德不應成為公共議題。因此中國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訴求,現代社會應已是不合時宜。

 

  然而,有趣的是,西方社會雖是公私分野,對個人私生活的保護不遺餘力,對性關係的態度比中國人開放。但對政治人物的婚外情,西方選民同樣嚴苛。不過他們的著眼點,不是針對其婚姻道德的瑕疵,而是重視其「誠信」問題。美國史上多名總統如羅斯福、甘迺迪、艾森豪等都曾有婚外情,都能安然度過,在乎他們能否「拆彈」成功,證明自己的「誠信」無損。

 

  孔子說「民無信不立」,東西方將「誠信」同樣列為政治人物的重要行為準則。公然指人「說謊」是西方政壇一大忌諱,「說謊者」會受到嚴厲處分。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因「水門事件」下馬便同說謊有關,而克林頓的萊溫斯基事件,關注點不在他的偷腥,而在他在法庭作證有無說謊。至於唐英年的婚外情,其實他愈早承認愈好,否則拖拖拉拉,遮遮掩掩,是「拆彈」的技倆出問題,一旦被選民認為他交代不清而令其政治生命完結,恐怕不是其婚外情,而是若無誠信如何管治香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