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3-20

有人跟蹤我(3)之 跟蹤我的人

  章明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他被捕時十分合作。在警誡下他坦然承認自己就是那個令玲玲惶恐終日的神秘跟蹤者,亦是那個不斷打無聲無言電話騷擾玲玲及其家人的滋擾者。

 

  他承認暗戀她,希望接近她追求她。但是,他覺得玲玲十分冷淡,但卻對其他同事友善熱情,所以他認為玲玲是看不起他出身寒微。問題就是他才返工個多月,差不多未和玲玲談上五句話,沒有甚麼印象,談何漠視他呢?

 

  章明有一個自我形象問題,他自卑感重,嚴重內向,不善與人交往。他是家中的獨子,但卻不是父母溺愛的那一類。相反地,他的父母終日忙於生意,把他一個人獨留家中。他就是那種 latchkey kid (掛鑰匙兒童,指因為父母出去工作,所以放學後獨自在家,無人照顧的孩子)。

 

  他們晚上回家時,不是查察他的功課進展,就是討論他們明天的生意大計。總之,天倫之樂和親子活動都是天方夜譚。別的人家可能還有個兄弟或姊妹,但是他是獨子,就連一個談天說地,練習社交技巧和衝突處理的對手也沒有。

 

  章明在學校的生活也不見得好到那裏去,他是典型的校園欺凌對象:內向、怕事、沒有自信、沒有朋友。校內的小惡霸會嘲笑氣弄他,逼他請大家吃零食,在分組時排斥他令他永遠都找不到拍檔。這形成他更內向和沒自信的性格,那種多疑自貶的傾向亦萌生起來。

 

  如果他的學業成績驕人的話,他尚可賺到父母老師的讚許,其他同學的尊敬和羨慕。可惜,他成績平庸,往往招來父母的責罵,在同學眼中有如透明人。

 

  在這種生態環境中長大,章明愈來愈憤世疾俗,既不懂如何與人交往,又希望找到朋友。既無與女性交往的經驗,卻又渴望找個女友找尋那從來未經驗過的「人間有愛」。

 

  他心底裏全沒有傷害侵犯玲玲之心,卻擺脫不掉對她的好奇心和興趣。初期他不斷靜悄悄地跟蹤她,清晰知道她的一舉一動,心裏便覺得好像明白她認識她,好像和她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事情繼續發展為他的醋意大發,於是他妒忌玲玲的男友,覺得他好比那些校園小惡霸奪他所愛,所以他的行為變本加厲,要時刻聽到玲玲在接電話的「喂!」才滿足。後來更愛打電話到她家中,為的是要確知她在家中而不是和男友在一起,或男友在她家中留宿。

 

  他的思想已經浸醉在那幻想中與玲玲日夕相處和操控她的生活作息的狀態中。正如警隊心理學家的分析推斷他的滋擾可能逐漸會演變成更危險更暴力的行為。

 

  有幸的是他不是慣犯或那些專業恐嚇製造威脅恐懼的人士,所以警方不難追蹤他的身份和犯罪證據,加上他在被捕後合作認罪,玲玲的心理威脅才能大大減輕。否則就算他的行為不會加劇,他的纏擾行為和威脅也會令玲玲的心理困擾加劇,生活遭受破壞。

 

  常言道: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心理攻防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際關係 #兩性關係 #心理情緒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