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7-07

《看見台灣》化作飛鳥看台灣全貌

   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台灣是一個特別有親切感的地方,筆者亦不例外。正因為有這些情意結,當筆者聽說一部名為《看見台灣》的電影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破了台灣史上紀錄片票房,兼有侯孝賢、吳念真和齊柏林這大師級鐵三角時,自然而然的對電影格外期待。

 

 

 

  由於電影是全高空拍攝,觀眾猶如化作飛鳥,一方面寶島的高山奇嶽、百川湖海盡入眼簾,另一方面,一些鮮為人知的情景,特別是人類發展留下來的環境破壞、資源污染,以至一道一道大地的疤痕,都毫無掩飾地呈現在大銀幕。入場看這部電影,要有心理準備會經歷不同程度的讚嘆、驚嚇和慚愧,繼而剩下寂靜的反思。就正如吳念真在開場的第一句旁白已說得清楚:「你不用訝異,這就是我們的台灣,之所以沒看過這樣的台灣,是因為你站的不夠高。」

 

 

 

  為夢想去到盡,放棄退休金再把自己房子抵押才能展開拍攝的導演齊柏林,沒有企圖把電影用作批判或攻擊的工具,而是在沒有加鹽加醋之下,給大家看見真實的台灣。透過展示石化污染、廢水排放、水庫淤積、陸地下陷等種種人為或天然的禍害,導演最想表達的,就是過去「沒看見」或許可以是逃避的理由,但有了這部電影,「看不見」就不能再成為睜眼說瞎話的藉口。

 

  電影其中一句旁白,絕對是如雷貫耳,那就是「繁榮的極致就是衰敗的開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假裝沒看見,還自以為活得很好」。導演搬出一面如實暴露社會醜陋的「照妖鏡」,其實就是看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和姿態去反應。

 

  未上映前,有人跟齊導演說《看見台灣》的票房最多只有八百萬台幣,但最終這零商業元素的紀錄片,居然能破紀錄大賣兩億台幣,無數企業和個人更因此而引來實際的改變。單是這一點,證明台灣人願意勇敢面對真相,面對自己的瘡疤,而非選擇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繼續假裝甚麼也沒看見。

 

  註:《看見台灣》將於7月10日起在香港公映

 

 

曼谷潮食在香港-Mango tree

 

  自1994年在曼谷開店之後,Mango tree一直深受歡迎。在泰國國內獲獎無數,更成為不少香港人去泰國必食的潮點之一。香港的Mango tree完全能保留到原店的水準,配合時尚和舒適的裝修,營造出悠閒用餐的氣氛。

 

  平常大家吃到的菜式,像是泰式炒粿條或冬蔭功,大多有素食的版本,因為泰國畢竟也是個佛教國家,素食人口絕對不會少。

 

青咖喱雜菜

泰式奄列(走肉)

 家鄉汁煮豆腐

 

  除了那些大路菜式,他們的泰式奄列也做得很好,叫走肉就可以,在泰國的香料和調味之下,整道菜變得非常惹味。其他一些素食好選擇包括素春卷和家鄉汁煮豆腐,還有泰菜最主打的炒通菜,由馬拉盞轉為椒絲炒已非常香口。

 

  人在香港,卻有身處曼谷的感覺,這就是生活在美食天堂的好處。

 

推薦:泰式素炒粿、泰式奄列(走肉)及芒果糯米

地址:銅鑼灣開平道1號Cubus 5樓

電話:2577 0828

人均消費:$201-$400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Green Monday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環保生活 #素食 #識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