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6-13

都是塑膠惹的禍

  塑化劑問題近日鬧得滿城風雨,台灣食品飲品固然首當其衝,隨著事態發展,問題已蔓延至多個國家、不同地區、食物以外的藥物甚至塑膠用品身上!看來,要完全避過塑化劑毒害已絕無可能,其中又以塑膠製品的問題最是擾人!

 

  環保人士過去幾十年來,聲嘶力竭的勸誡我們減少使用塑膠,但塑膠輕身、耐用、便宜、款式多的特性,迫使我們捨不得把它拒於門外!就是這一點「不捨」,令我們這一代、甚至往後的每一代也得承受其惡果——破壞自己破壞地球!

 

速食文化之下,膠製餐具、器皿已被廣泛應用,每天早、午、晚三餐也吃速食的人,跟塑化劑早已結下不解之緣

 

  我不是專家,不會做科學研究或臨床驗證,但日常生活上與健康有關的某些細節,我還是有點觀察!就以使用食物保鮮紙來說,我便很有保留!

 

  多年來,我盡量避免以保鮮紙包裹食物,更不會以此放入微波爐內烹調或翻熱!(其實我已經多年沒有使用微波爐,因為微波爐對人體的破壞力更嚇人,另文再談!) 要知道,塑化劑的其中一項功能就是令塑膠物料軟化,理論上柔軟度愈高的塑膠製品,其所含的塑化劑量亦愈高,所以保鮮紙不是「好東西」!事非得已不要用,如一定要用,請確保食物已完全冷卻,也盡量避免讓保鮮紙直接黏在食物上!我家也用保鮮紙,只是用得非常克制,一卷家用保鮮紙一年也消耗不了!市面上也曾出現以豆類食品提取的無毒塑化劑作保鮮紙,但不易買到!在家裏我多以陶瓷器皿儲存煮熟的食物,生的食物則以玻璃器皿存放!

 

 

  這些器皿用起來當然不及塑膠盒方便,重量是一個問題、瓶蓋無法密封,不能攜帶出外又是另一個難題、紫砂陶器不可以清潔劑清洗等等,令用家卻步!追求健康,一定要有一份堅持,這絕對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現今社會,家務一般由傭人負責,我們下班回家已累死啦,如何再作監察?

 

  保鮮紙以外,食物膠盒的情況更見嚴峻!每天午飯時間,看著同事把一個個盛滿餸菜和白飯的膠盒放進微波爐翻熱的情境,內心總是忐忑不安!早已有研究顯示塑化劑會引起雌激素效應,人體吸收後會出現生殖系統的疾病,如不育、乳腺癌、卵巢癌等!港大醫學院新近研究更發現,塑膠製品於受熱時所釋出的塑化劑量相對較高,而塑化劑的化學特性又特別喜歡黏在高油份的食品上,你可以想像這個「自家製飯盒」所含的致癌物質指數嗎?

 

百貨店內塑膠製品林林總總,堆起來給人整齊劃一的感覺,令人更是愛不釋手

辦公室的雪櫃內每天也堆滿了同事們的飯盒,十居其九是塑膠製

 

  就算是沒有塑化劑的問題,我也認為以膠盒盛飯、再以微波爐翻熱的飲食習慣不太健康!試想,食物從雪櫃取出時是冷冰冰的,放入微波爐轉眼便變得熱騰騰,你有思考過食物內的分子於短短幾分鐘之間經歷了甚麼嗎? 這樣急速變化,對食物本身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吃下去也不會有營養!

 

  我同意吃「自家製飯盒」較上館子健康,但要吃得其法!

 

 

  1. 首先捨棄使用塑膠盒,換上玻璃或不鏽鋼器皿盛載飯餸

  2. 翻熱前把食物轉盛於另一陶瓷製的器皿內

  3. 放棄使用微波爐,轉用隔水蒸熱的方法翻熱食物

 

  我曾經把這個構想告訴部份吃「自家製飯盒」的同事,可惜反應平平,一般認為太慢太複雜!而我是不會帶飯的,發言權、決定權有限,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坦白說,我事事小心也難保一生無病無痛! 縱然禍害不能徹底避過,也希望可以盡量減輕,一方面從生活習慣上改變,如少吃速食、少吃外賣、少用膠製品;另方面要努力護肝,因為肝是用來化解毒素的,只有強壯的肝臟才能應對層出不窮、無孔不入的惡毒!若認為避無可避、不如不避、聽天由命,便大錯特錯,掌管自己的生命,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責任!

 

lolo’s Choice

 

 

  在努力棄用膠製品的大前提下,我家中廚櫃沒有一個膠杯,餐具除不鏽鋼外,最多便是木製及竹製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綠路閑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識食 #健康小tips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