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3-07-03

手機Apps釣魚信息不絕 當局無力攔截 首5月逾2300宗相關騙案

  【晴報專訊】手機接到愈來愈多來歷不明、五花八門的疑似釣魚信息。據警方數字顯示,今年首5個月接獲2,369宗釣魚騙案,損失金額達半億元。本報統計發現,單在WhatsApp平台,每個月內可接到最少7個涉不同主題的釣魚信息,更有人曾1日連收3個。通訊辦承認,無力攔截,用戶只能向即時通訊件軟件舉報,換言之,市民只能設法自保。

 

 

  有專家直言,發送釣魚信息者非隨機發送,而是「按圖索驥」,相信源於市民日常生活太習慣輕易交出個人資料,例如當用戶上網貪方便「Accept All Cookies」,便隨時可招來無限的惱人信息。

 

  釣魚信息手法,不斷推陳出新。警方回應查詢時透露,今年首5個月已接獲2,369宗釣魚騙案,損失金額達4,980萬元,意味每宗平均損失逾2萬元。記者以自身號碼由5月底起統計,發現在5月24日至6月20日近1個月內,在WhatsApp接到7個釣魚信息,區號顯示來自美國、印度、巴基斯坦及埃塞俄比亞,內容涉邀請投資、做問卷及色情資訊。

 

1日連收3信息 發信者知個人喜好

 

  有用戶反映,曾1日內連收3個類似信息,最「恐怖」是發信人似乎知道他愛看電影,或是某戲院的「會員」,問卷主題亦與電影相關,聲稱是「推廣影視作品和期貨」,只要回答3條問題,就可「FPS贈送38HKD獎勵」;另有市民指,有信息能以其甚少人知道的「網名」稱呼,疑個人資料在不知不覺間外洩,就算無金錢損失,但信息之多仍感滋擾。

 

通訊辦指即時通訊軟件信息無法經本地電訊商攔截,建議接到可疑信息可向相關軟件舉報。(資料圖片)

 

  通訊辦回應指,通訊軟件不受《電訊條例》規管,且大部分非透過於本地註冊公司提供服務,故無法經本地電訊商攔截,建議市民如接獲懷疑詐騙信息,可向相關即時通訊軟件舉報。WhatsApp回應本報查詢時引述該公司2019年發表的白皮書,指每月平均移除逾200萬個涉及大量或自動傳送信息的帳戶,而當中75%最近並沒受到用戶舉報;惟記者發現,釣魚信息仍是「block極都有」,內容更疑似有同一「範本」。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發言人陳仲文稱,相信發送釣魚信息者並非用隨機發送,而是有號碼列表「按圖索驥」,雖不清楚列表來源,但可能來自機構數據洩漏事故,除非機構自行公開,否則用戶無從發現。

 

上網「Accept All Cookies」 恐失保障

 

  信息安全專家龐博文稱,市民平日「攞着數」往往要交出部分個人資料,惟企業未必做足保安,資料隨時「任人睇,拎去賣」;雖然歐盟2016年推出《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各大網站經cookie存取用戶喜好前,須經使用者同意,惟不少人直接「Accept All(接受所有)」,保障便形同虛設。

 

  龐直言,本港私隱保障法律落後,企業只視用戶資料為「資產」而非「託管物」,無誘因做好保安,建議政府要立法禁止轉售客戶個人資料,同時要做好普及教育,且流出互聯網的資料無可能完全刪除,市民日後再提供個人資料前要三思。

 

 

已發逾500萬提示防「+852」來電 本地Cold Call反增

 

  由4月中開始,市民接聽「+852」電話前會收到語音或短信提示,提醒可疑來電源自香港境外。通訊辦稱,電訊商至今已發出逾500萬個話音或文字信息提示;但記者發現,本地Cold Call電話疑變本加厲,幾乎日日收到,上月最少2次「日收6個Cold Call」,有6字頭手機號碼更自稱消費券辦事處;另有聲稱「入境處」的錄音電話,聲稱用戶的護照已過期,促盡快續期。

 

專家指雖有程式可攔截不明來電,但要慎防程式本身會偷取個人資料。

 

  龐博文稱,Cold Call與釣魚信息性質有異,但同樣源於個人資料被用作銷售用途,建議可立法監管傳呼中心經營;雖有程式可攔截不明來電,但要慎防程式本身同樣會偷取個人資料,建議別用海外背景不明的平台。對有來歷不明的電郵經蘋果產品通用的FaceTime來電,他稱,未必是騙案,但有機會是不法之徒乘機以不雅視像作性騷擾,建議不用時可關閉接收。

 

  對社會質疑電話卡實名制效用不大,警方及商經局亦承認主要用於調查,多於防止市民受不明來電滋擾。龐稱,實名制始終難禁止境外來電,要待更多地方加強監管,才能夠發揮效用。

 

色情信息用詞露骨 家長憂子女被荼毒

 

  在WhatsApp或短信平台接到色情信息往往用詞露骨,中學校長李建文稱,曾有家長反映擔心子女收到如此信息,且長時間接收扭曲資訊,對少男少女成長有不良影響,「女仔可能以為賺錢好易」。但他坦言,網上資訊發達,「就算收唔到,都可能上網睇到」,建議家長不必迴避話題,可直接向子女指出相關短信的風險,教導他們一收便應刪除;他又建議更積極發揮電話卡「實名制」作用,借助用戶登記資料,電訊商可從而向未成年用戶免費提供來電管家功能,協助堵截相關來電或信息。

 

專家建議家長向子女指出相關短信風險,教導他們一收便應刪除。(資料圖片)

 

  龐博文則稱,Telegram以其匿名性質受用戶歡迎,惟「9成人都唔識用」,如將手機電話簿與程式同步,甚至向不認識的用戶顯示真實電話號碼,便令自己身份無所遁形,「最尷尬係瀏覽色情群組,隨時畀朋友見到晒」。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的士業「放蛇」舉報Uber,政府應否將網約車合法化?你是否支持該類自行「放蛇」行為?► 立即投票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釣魚信息 #通訊辦 #電訊條例 #Accept All Cookies #一般資料保護規則 #+852 #實名制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