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2-10

想當一個品酒師?

在一些培訓的場合上,時常有人提問,要做一個出色的品酒師是否很困難呢?

 

這個“難”的觀念是因為許多酒評人在報章或雜誌上不時發表一些對萄薄酒的評語,而有些品酒師也會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酒香和酒味。那些花香或果香的形容詞對很多人來說,有點抽像。於是掌握品酒的技巧,便好像很難。

 

其實只要大家喜歡吃,能夠品賞到食物的鮮味,都可以做一個出色的品酒家。

 

品酒好像欣賞一件藝術品一樣,例如是一幅油畫或山水畫,每個欣賞的人都是用一雙眼睛去觀賞,問題是在觀賞的過程之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別說意境,最少也應懂得留意畫家的技巧。

 

另一個例子是欣賞音樂,大家都是用耳朵去聽,但懂得欣賞是需要懂得音律,要更認真去欣賞的話,就需要了解一下樂器之間的配合,甚至是音樂創作人的背影或當時的社會文化的背景。因此一個能夠品酒的人也需要具備幾個基本的條件:

 

首先嗅覺和味覺神經需要有足夠的靈敏度,就好像很多出色的大廚師要有敏感的味覺。

 

其次是有可靠的記憶,試過自己特別喜歡的酒要記得它有什麼因素令你喜歡呢。

 

接下來是把握試酒的機會,越多試酒的機會,越能夠擴闊品酒的視野。

 

此外,不少人對我說過,要在酒杯裡找出不同的香氣或氣味,實在困難。我覺得這主要是專注力不足,要保持專注力,四周的視覺環境要簡潔,太花巧的話令人難以集中,四周的人說話太多,也會令人難以集中精神。

 

最後是對自己誠實,品酒時的狀態與參加比賽的運動員一樣重要,不過我們始終不是一部機器,總有疲勞或不在狀態的日子,所以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是很正常的,抱著開放和誠實的態有助磨練。

 

有些人又會問怎樣才能增加品酒的經驗?我記得在一個歌唱比賽節目之中,某評判給予參賽者一些的意見,其中之一是在選擇練習唱歌的同伴和朋友時,要挑選懂音樂和質素高的人,這樣在交流上才有進步。

 

品酒也是一樣,一個懂得品酒的人所給予的意見比一知半解的寶貴。又有人時常問,學習品酒時,有點無從入手,例如不知道應該選什麼酒。

 

我在這裡有一個建議,最好的起步點是先選擇品賞一些典型或有代表性的葡萄酒,除了選擇向有多年酒齡的人學習之外,飲的酒也應該以高質素為首選,這樣才能明白具代表性的酒有何風格?

 

此外,品質較平凡的酒,確實缺乏多方面的複雜,令品酒缺乏驚喜,哪裡還有衝動想一試高質素的酒呢?

 

在選擇酒的時候也不能只選自己喜歡的酒種,就算是遇到你不喜歡的酒,也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啊。試酒或品酒還需要培養做筆記的習慣,這樣能加深印象,亦可留待將來參考,再者能夠參考一些有關酒區背景的文章,對品酒的體驗會更有幫助,最後在安排品酒活動時,以多人數較理想,這樣可試的酒也會多一點呢。

 

 

Tips:

法國勃艮地的Pouilly-Fuisse 在很多酒店、餐廳都有發售,最近試了2007年的Joseph Faiveley Pouilly-Fuisse,可惜2007年不是Burgundy好的年份,八月份才開始回暖,簡單來說,莎多梨竟然比黑皮諾遲成熟,難怪雖然顏色呈稻草黃色,但香氣反而是帶有檸檬、愧樹花香、菠蘿(不是甜熟那一種),同時也夾雜少許餅乾的氣味,前段至中段帶有少許礦物性,尾段略帶枝節的木味和少許的梨香,整體反映了2007年的天氣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大校政風波續發酵,蔡若蓮指若大學無法良好管治當局可收回撥款,你認為政府介入會否影響院校自主?► 立即投票

更多紅酒情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