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4-22

執著的Steve Jobs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上演《你為甚麼不是Steve Jobs?》,早在數月前我已獲邀跟鄧樹榮先生作演前對談。25分鐘的對談,我當然要準備充足,雖早已把《Steve Jobs》一書及相關電影看完,算了解其生平,最近也為活動重溫一次。我為何不是Steve Jobs?或因我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正如我曾提到,中國人都受禮法影響,即使個人不認同,但由於整體社會禮法枷鎖,往往不敢反抗。有留意他的生平,可能都認同他不是一個道德上的好人。雖然創造力驚人,發明世人驚嘆的產品,但他卻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或因受西方思想薰陶,較為自我,所以中途輟學。我常幻想如我的子女要輟學,為人父者必定氣得七竅生煙。另Steve Jobs年輕時女友懷孕,他的處理手法相信也不是大部分人能接受。

 

  這個情況就如電影《狂舞派》金句,「為咗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似乎Steve Jobs就是那種為了達成自己所要,就能去到盡的人。

 

  再說,我沒有他的感染力。Steve Jobs的創意不只是形式上,還把創意融合到生命中,變成生活哲學。記得他為了說服百事可樂CEO加入其公司,問他“Do you want to sell sugar water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or do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當時他的公司規模必定比百事小,但他卻精於以「生命的意義」去感染別人,打動人心,令人死心塌地跟隨他瘋狂的想法。

 

  我們又能如Steve Jobs一樣執著嗎?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應多聽別人的意見,但若對Steve Jobs生平有點認識,相信都會認為他是一個自把自為、自我的人。為了方便他會霸佔傷殘人士停車位置;也不會理會別人感受和想法或對他品行的批評。正如我估計若他一天還在生,iPhone熒幕仍只會得4吋一樣,因他總會堅持及相信自己的做法。創意是一種生活的執著,並不只是形式上,也是生命上的執著。試想像,就算你執著的程度不如他,但身邊的人每天仍都會對你嘮嘮叨叨。所以說,你可以是Steve Jobs嗎?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維基解碼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