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8-26

有錢買高達,無錢買牛肉?

  上周四(22日),社聯指出香港在職貧窮家庭增加,建議政府撥款48億,為有子女和沒有領取綜緩的收入家庭提供生活津貼。當日,有電視台播出低收入家庭的訪問片段,探討其生活困難。該女士表示他們一家三口收入約1.2萬元,租住劏房,育有一名中三兒子,來港三、四年都沒有買過牛肉,盼望可以買些牛肉讓兒子食好點。

 

  及後,有網友上載一幅新聞報導的電視截圖,指出圖中有數盒高達模型,質疑「點解有錢買高達,無錢買牛肉?」,隨即惹來網上熱議,質疑該家庭的生活水平,認為他們欺騙市民,爭論應否幫助他們。另外,由於受訪家庭為新移民,有網友質疑為甚麼福利要分薄予新移民,有網友認為不應該因這件事而標籤窮人/新移民,亦有網友認為應該修訂移民政策。

 

  有熟悉高達模型的網友表示,圖中的高達模型價值約$1500,賣出價應有約$700。部分網友認為不應該把物慾置於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上,「麻倉葉」質疑該家庭為甚麼不把模型變賣,認為又要有高達又要有牛肉,「如何可以感到同情?」

 

  有網友認為罵該家庭的網友武斷,沒有想過高達的來源。網上有文章指該家庭的父親是做玩具運輸,得到高達玩具亦是正常,但隨即被自稱擁有資深玩具行業知識的「Pixy-kk」反駁「得到正版玩具的途徑只能是自己買或做玩具零售」,認為不可能送給運輸的代理。另有網友指出可能是由別人、機構轉贈或家庭儲很久才購得,亦沒有證據去斷定盒內裝的是甚麼東西。

 

  文化評論人陳雲在其社交網站表示,窮人有權和自由買高達,這不是道德問題,也不是家計問題,而是人生的選擇問題。他又指,既然用錢買了高達,就不要在傳媒面前埋怨。又指對外界不老實,才是道德問題。

 

  這個話題延伸到究竟誰人才值得幫助。「Durcdurc」認為「扶貧是應該,但別要胡亂利用市民的熱心,扶貧變成扶玩,捐錢買牛肉變成捐錢買高達、捐錢去遊學」;「CHAN」認為「不要幫太少,但也不應幫太多」。「Frankie」質疑「窮人是否一定要『爛身爛勢』,日日用豉油送白粥,家徒四壁,屋企個細蚊仔就一定要苦個賣火柴的女孩?」,才值得幫?。

 

  由於受訪家庭為新移民,「Pierre Lam」認為「香港根本不應該幫助他們,他們只來港索福利,而香港好多人都仍然好窮,更需要幫助」,但有網友認為不應因這件事而標籤他們。

 

  部分網友認為應檢視人口政策,「Daisy」認為「特區政府從無爭取審批權,為香港制訂人口政策,令沒完沒了的人迫來香港,卻以沒地方建屋的藉口去發展新界東北,讓農業式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了解詳情

更多潮爆網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