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4-05-16

香港不應為他人作嫁衣裳

  有兩年前轉去新加坡工作的投行老友回流,理由是賺錢愈來愈少,而新加坡生活水平又愈來愈高,賺埋都唔夠使,所以回流香港搵真銀,不過亦有一定難度,以往的客已經跟了其他人,甚至跟了自己以前下屬。自己回流容易,要客戶回流是很艱難。
 
  其實我對老友去新加坡唔多滿意,因為他並不是淨身出戶,而是將在香港搵到的國內客戶帶去新加坡,只要新加坡方面拆帳高一些,投行家收入就會大幅上升,所以,不少投行家只顧眼前利益,將自己客戶帶去新加坡,但原來是自斷米路。在國內客戶如果嚟香港,已移居新加坡的投行家就不能招呼他們,惟有遙控下屬代勞,久而久之,客戶就歸下屬所有,甚至下屬會將個客帶去其他投行,令到移居新加坡的投行家收入大減,亦是他們回流的原因。本來這是一個極之不利新加坡的消息,但傳媒可以倒轉嚟寫。

 

近年有些香港的投行家轉到新加坡搵銀,但收入不升反跌。(Shutterstock)

 
  有傳媒表示,愈來愈多投行在新加坡設立總部,請更多人,原因是新加坡人工低香港四成。我覺得很奇怪,既然人工低,又點可以吸引到香港人去新加坡工作?更何況新加坡生活水平比香港高,又悶到發癲,人工比香港高四成就差不多。而投行家收入是與收入成正比,人工低過香港,主要原因是他們替公司搵少咗錢,這是一個極之不利新加坡的消息。點解變成好消息?真是令人費解。
 
  老實說,香港不應再為他人作嫁衣裳,有不少公司真正做嘢的人在香港,搵錢亦在香港,但總部設立在新加坡,收入就變成新加坡的,那些在新加坡的大佬根本唔使做就有非常好的收入。但不合理的事始終會變番合理,已經有銀行將香港同新加坡分開,以後在香港搵到的錢屬於香港,新加坡的歸新加坡,不能夠借艇割禾,在新加坡工作的香港人收入就會大幅減少。回流是可行的,但是否能夠適應香港節奏是另外一個問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樓市亮話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樓市亮話 #新加坡 #理財智慧 #投資銀行 #香港 #回流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