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11-25

手作人拓台灣市場 尋新出路

  在人們開始反思消費意義的時代,很多人漸漸對大量生產、設計欠缺個性化的產品失去興趣,取而代之是講求人手製作甚至是度身訂製的手作產品,這趨勢也讓眾多有一雙巧手的年輕人,尋找到一條新的發展出路。

 

「FRUI VITA /賦•閑」的產品由設計到製作都出自Jojo一雙巧手,「我沒有自己的工作室,很多時都會到樓上cafe開工,滿枱都是工具和物料。幫襯得多同一間cafe,還跟老闆娘做了朋友。」

 

  不過,雖然香港的手作及文創發展仍比台灣或日本發展得慢,但有手作人表示,香港手作開始有氾濫迹象,「見慣了,人們就不再覺得手作特別,也不如台灣或日本人般願意花錢買手作。」90後手作人鍾慧玲(Jojo)如是說。

 

  一件小小的手作可能花了手作人很多時間去試驗和製作,加上並非大量生產,售價難免較高,「但港人卻可能覺得小小的一件產品,不值賣這麼高價。」

 

小小產品 有人覺物非所值

 

  Jojo本年初創立「FRUI VITA /賦•閑」,主打正是這種細小的編織類手工飾物,原材料包括她一直愛收藏的舊衣物鈕扣、結他撥片等樂器小配件以至手錶零件之類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小物品,「就是將創作和生活融合。」

 

  「FRUI VITA」是拉丁文,意思是「Enjoy Life」(享受生活),而「賦•閑」兩字,則源於她創立品牌之時,正值無業賦閒在家的時間。事緣她裸辭上一份工作後,閒時在家造手作自娛,例如在外頭買入一些手繩再加工。Jojo自言很喜歡造手作,又想分享自己造出來的東西,於是在Instagram分享自己的作品,卻被城大注意到,更邀請她參加城大舉行的市集。

 

  Jojo由是在城大的市集上賣出平生第一件作品,「當時由於造手作純粹是為興趣而非要做生意,故此準備了的產品不多。但產品只得自己一個來造,進度也慢,故此要通宵趕工兩晚,希望盡量造多些產品擺賣。」初試啼聲反應不俗,「更多人喜歡度身訂製產品,自己揀顏色配搭、材料、配件等。」

 

  產品主要透過網銷和於手作市集擺檔銷售,客人以20至35歲的女生為主。不過打從一開始,Jojo就沒打算全職營運「FRUI VITA /賦•閑」,皆因她認為以香港人對手作的支持加上對產品價格有高度敏感,不足以讓她單靠手作維持生計,「擺市集時,聽過有些客人說:『這些東西我以前都識整啦!』」

 

  加上她5月起重返職場,任職平面及產品設計,手作品牌頓成副業。不過,她仍努力不懈中,眼見單靠香港市場不足以讓品牌長久發展,4月底在台灣設計網站Pinkoi開網上寄賣店,希望吸引到看來更重視文創的台灣消費者。綜合品牌在Pinkoi和ig、fb網店由5月至今的產品銷售情況,有3成半客人來自台灣,5成半是香港客,其餘1成來自其他地區。

 

  Jojo也曾試過在銅鑼灣樓上店寄賣產品,「每家寄賣店的收費方式都不同,(之前寄賣的)那間店是先收租金,我賣出產品後再抽佣。但由於是樓上店,客流本來已不多,加上我的產品又未算普及,需要有人講解客人才會明白我的產品。不過一間寄賣店有那麼多手作產品,店員不可能兼顧那麼多,還是由自己親身銷售會比較好。」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創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