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10-24

港人英語能力下降?!

  自從香港在九七年回歸,及零三年有沙士,開始開放國內旅客自由行後,職場對普通話的要求日益提高。

 

  以前是出口或中港台貿易,製造業對普通話的要求比較多和高,但今日不管是原來的外貿,製造,在香港要面對自由行旅客的零售,飲食,酒店和旅遊,或在大學內接觸的國內生,甚至要入國內工作的各行業包括銀行金融,法律會計,房地產發展和管理,廣告和推廣等,統統都對普通話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招聘職位中把普通話列為語言要求的,已由以往兩,三成增加至今天六,七成的比例。

 

  前陣子香港統計處發表了有關港人使用語言的調查報告,發現巿民自我評估普通話的能力高於英語,僅23.7%自評英語為良好或非常好,比普通話的24.1%要略低。

 

  不論語言或書寫,都有逾兩成人自評英文水平為較遜色,更分別有達八及六成在職人士認為需進修英文書寫及英語。

 

  其實,這個反映也很正常。經過近年的經濟環境和工作要求的變化,很多時用普通話的機會比英文還多。香港是個商業城巿,在職人士的進修方向一般以工作需要和實用來考慮。又因工作時間長,留作私人和進修的時間本就不多。在顧此失彼下,要修讀普通話就變相需放下了英語。

 

  隨著更多的國內自由行旅客來港,更多的內地學生來讀書,加上深圳多行免簽證若實施,普通話隨時超越英語,成為香港在廣東話以外的第二種常用語言。

 

  然而,畢竟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巿,要與新加坡和上海競爭,本地人才的英語水平始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兩文三語的能力,都是要達得上世界水平,才能保得住競爭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職場物語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