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9-06

分層負責制之兄姐層——做得比媽媽好


  次子在英國劍橋大學修畢碩士課程,小女兒在牛津大學畢業,在前往畢業典禮的旅途上,我與長子聊天:「弟弟獲得獎學金,在英國劍橋大學修畢金融碩士,你覺得怎樣?」

 

  長子很自豪,很開心地回答:「媽咪,我們不是分層負責制的嗎?


  「您看,小弟負責的妹妹只在牛津大學修畢學士學位,


  「您負責的我也只在牛津大學得了學士學位,


  「而我負責的弟弟除了在牛津大學得到top first之外,還取得獎學金,在英國劍橋大學修畢金融碩士課程。您說,我是否做得比您好?

 

  的確,長子不但清楚分層負責制的意義,更把責任發揮得淋漓盡致。

 

  分層負責制之第三層——兄長/姐姐。兄長/姐姐的任務有三:

 

  第一、盡好自己本分。由嬰兒期慢慢地成長,無論是心智、生活技能、藝術修養、做人道理、知識涵養、人際關係等等各項範疇均須學習,仔細領悟,以修成個人風格。

 

  第二、做弟妹的好榜樣。他不能獨善其身,在家裏要孝敬長輩,在校裏要尊師重道,在活動中要盡能力顯氣度,在任何環境中要表現得人人稱讚。換言之他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是弟妹心目中的偶像。

 

  第三、照顧及帶領弟妹。功課方面多用鼓勵,多多傳授,以弟妹的成就為榮的方法,無私地給予指導。起居飲食方面,多加提點和照顧,有好的東西與弟妹分享,有疑難的地方與他們磋商,以關愛的態度去感動弟妹,去帶領弟妹。

 

  我們從小便將弟妹交付兄長/姐姐手中,提醒他/她的弟/妹是他/她至愛的手足。令他/她知道弟/妹是屬於他/她的。人就如此,凡屬於自己的東西,必多加以珍惜。

 

  我們從小培養他/她作為兄長/姐姐的責任,如果他照顧弟/妹所花的時間和精力,表面看來比爸媽還多,他便不會覺得弟妹是與他爭奪父母疼愛的競爭對手。沒有覺得父母偏心弟妹的感覺,便沒有誤會,便沒有爭吵打架的導火線。

 

  把照顧和教導弟妹的重責自小交於兄姐,更能發揮他們的愛心和才能,更能成就他們的責任感。弟妹向兄/姐請教功課,更能收溫故知新的好處,或收及時補底之效。父母在旁觀察,對兄姐時加提點和贊許,更應教導為小的弟妹多欣賞及感激兄姐,為兄友弟恭鋪路。

 

  作者:李微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