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10-04

累積讀書法:為甚麼要讀誦?

  每次座談會提及累積讀書法,父母總提出不少疑問,以下是一般常見的問題和解答。
 
  為甚麼要讀誦?
 
  讀誦是透過眼看到,訊息傳到腦部、經口腔發音、在傳至耳朵、再記入心裏,這就是經過眼到、腦到、口到、耳到和心到的多官能學習,怎會那麼快遺忘呢!況且我們只得夫婦二人,孩子卻有三個,不要說能不能分身的問題,我們也不希望為父母者要坐定定的費時伴讀。他們的讀誦聲令父母知道他們在溫習那個科目、甚麼課題,多少還能有些監察作用。相信小孩吧!大部分小三前的學童是不會作假弄虛的。
 
  為甚麼本周的課題是讀誦三次?
 
  本周所學的知識印象猶新,三次讀誦時猶記得老師的講解而加深了解;在此時也能察覺到對所讀而有存疑的地方,也能及時弄清楚明白。其後每周的課題讀誦一次是溫故而知新,鞏固所學,也因為只有反覆的學習才能變成長久的記憶,變成是你真正擁有的知識。
 
  為甚麼讀誦後,要由他們提議玩耍的地點和形式呢?
 
  這是提高他們士氣的好方法,當然父母可以作為他們的顧問。當他們想及這個「延遲的欲望」時,就會滿心歡喜的琅琅開口。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而要讀誦的科目及課數便變得越來越少,心境也越來越愉快。這樣的「愉快學習」能令記憶加深,成績自會事半功倍。

 

  若他們不願意外出而不肯進行累積讀書法,父母有甚麼可以做?
 
  那父母就不能勉強他們,一家人便要留在家中悶悶地過,父母決不可作半點遷就而自毀規則,出外用餐也不應該。若子女長久都是這樣,那麼父母便要檢討家居設計是否過於「不沉悶」,子女在家裏也能樂得其所!父母便應對症下藥,刺激他們的欲望。我的兒女們就會利用群體壓力,或讓他/她提議地點,威逼利誘地使累積讀書法得以無間斷地施行。

 

  此種讀書法所費的時間會否很長?
 
  我兒子在六年級第廿四周的經驗,他在早上六時開始,上午十一時半便完成。說真,時而久之,他們不用翻開課本,也能滾瓜爛熟地背出來(電視劇主題曲多聽也懂得怎樣唱啦)!其讀誦速度驚人,時間並不如家長所想像的那麼久。課文知識已盡掌握,加上思考和答題技巧的訓練,他們都說「每日都考試多好」,理由見《牛津狀元的培育》之《每天都考試多好》。雖然時間看來很長,但是越讀越開心,因為就算臨近期終試,他們仍可按照意願的去玩個痛快。

 

  為甚麼不在中學階段施行?
 
  因為中學科目繁多,功課繁重。若中學前利用累積讀書法把基礎打得好,子女已把握學習知識的技巧,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定必會翻覆溫習和思索去尋求真相,故此不需要每個課題如此讀誦了。
 
  很多家長覺得累積讀書法與最近興起、現今為人熱烈探索的讀誦大學、論語等等的誧經班有異曲同工之妙,讀者不妨給點意見。

 

作者:李微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