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10-11

父母是子女的快樂泉源

  在《累積讀書法:為甚麼要讀誦?》一文提到若子女不願意外出,當天便不應強迫他們溫習,不須進行累積讀書法。如果子女長時間都樂意留在家中,父母便要檢討家居設計是否過於不沉悶,使子女在家裏也能樂得其所。

 

  曾經有父母作出提問,怎樣的家居設計才稱得上沉悶呢?

 

  答案很簡單,子女是否很期盼父母放工回到家的時刻?他們是否歡天喜地的跑到父母跟前,甚至把父母擁到客廳或房間?若是正面的回答,那子女的表現說明家居設計真的稱得上沉悶,父母才是子女的快樂泉源。反之若父母的出現,子女視若無睹,只沉迷於他們的玩意,那麼便要好好檢視一番。

 

  要把家居弄得很沉悶,使子女不能樂得其所,父母可留意以下幾點:


  1. 電視節目是最能吸引小孩子的。故此電視不能常開,除父母指定的時段外,其他時段一律要嚴肅把關。


  2. 父母購買玩具給子女,數量不宜多,款式不宜最時尚。玩具若是平實簡單,還要配合多人一起玩才能玩出趣味來,或是在家長的刺激下,更能發揮子女的創造性及優越感,如手動汽車、滾球、積木、球類運動、棋類遊戲、摺紙、跳繩、跳橡皮筋、踢毽子等,便是簡潔而悶得有價值的玩具。


  3. 小三以上的學童開始懂得玩電腦遊戲,並會慢慢的沉迷下去。故此,電腦不應裝置遊戲軟件,家長更應聲明電腦是輔助他做功課的工具。應在家長回家後才給予上網功能,恊助他在網上搜集資料,完成作業。在小學階段要控制他玩網上遊戲,或沉迷於社交網站,或耗費時間於網上傾談。讓他們養成良好使用電腦的習慣。


  要使父母成為子女的快樂泉源,則可參照以下方法:


  1. 當子女幼小時,父親可以在家設置一個「開心人肉遊樂場」,不時與子女玩個痛快:玩滑梯、盪鞦韆、坐飛機、「猴子樹上打筋斗」 (可參考《牛津狀元的培育》書內《開心遊樂場》一文),使他們玩得筋疲力竭,笑逐顏開。


  2. 當子女稍為長大,找些謎語、智力測驗、數學速算法、笑話、童話和一般知識等和他們一起玩、一起學,能使他們在同儕間顯得卓越,有成功感,你和子女的甜蜜關係便能鎖緊。

 

  父母應明白,當子女一星期五天都留在家裏,出外的意欲便會升級。當他們體驗過郊遊的樂趣與得著時,那「延遲的欲望」的「累積讀書法」又怎會嚇怕他們呢?當然為父母若不能付出精力、汗水和時間陪伴子女成長,那怎談得上對子女的培育呢!

 

  「開心父母快活兒」是建立於父母子女溫馨交融的親密互動上的,而不是冷冰冰的金雕玉砌的物質上。

 

  作者:李微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